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03日
充分发挥生态优势 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
——三论学习贯彻苏荣同志参加赣州代表团讨论时重要讲话精神
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必由之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力促进经济与生态的融合,切实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省委书记苏荣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期间参加赣州代表团讨论时寄语赣州,要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努力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
赣州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是赣江、东江的源头,是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76.2%,居全省设区市第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赣州的品牌和财富、潜力和希望。如何进一步彰显和发挥生态优势,探索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协调发展之路?打造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提出,进一步为我们廓清了思路。
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呵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生存之基、发展之本,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的源头,是赣州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大力实施生态工程,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加强“三江”源头、中小流域、饮用水源地等治理与保护,抓好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城市生态绿肺、生态隔离带、绿色廊道建设,提高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努力打造绿色家园、生态之城。
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必须推动发展模式转型。没有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要想方设法提升生态的经济价值,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促进发展模式向低碳、绿色、集约发展转变,让青山绿水产金出银,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统一,加快建设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推进生态资本化、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培育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节能环保产业,开发利用太阳能、水电、风电、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建立覆盖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着力构建节能型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建立和完善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绿色发展之路,需要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作保障。当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着重构建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通过科学设定评价内容,逐级建立评价指标,突出“绿色GDP”的考核,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权重。要引导树立“绿色施政”理念,切实把环境保护目标责任纳入各级政府考核,把生态保护要求纳入政府决策、规划和管理各个环节,把生态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加大对节能环保研发、技术应用的支持力度。要加快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共建共享机制,拓宽补偿范围、深化补偿内容、增加补偿资金。
打造绿色发展的先行区,必须培育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只有每一个市民的生态文化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才能不断提速。要大力倡导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保护生态、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普及活动,扎实做好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浓厚绿色环保的社会氛围。
推进绿色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赣州的生动实践,是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内涵。我们要切实解放思想,敢闯敢干,敢为人先,保护好绿水青山,让绿水青山产金出银,加快建设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赣南日报评论员 )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