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国企联手挑战外资 争夺粮油市场话语权

来源:新京报    作者:李静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31日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立于2000年,注册资本166.8亿元。公司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受国务院委托,具体负责中央储备粮(含中央储备油)的经营管理,对中央储备粮的总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总责,同时接受国家委托执行粮油购销调存等调控任务。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下,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截至2010年底,资产总额3088.2亿元。中储粮油脂公司是其子公司。

●京粮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出资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拥有子公司20家,控股、参股企业8家,2010年实现销售额110亿元。公司拥有“古船”、“绿宝”、“火鸟”、“古币”、“华藤”、“正大”、“大磨坊”等知名品牌。

上周三,中储粮油脂公司与京粮集团正式签约合建油脂加工厂项目。双方共同出资15亿元,在天津建设大型油脂加工厂和储备库。

对于此举,双方均表示,是借此稳定食用油市场价格、维护粮食安全。

近年来,外资在我国食用油市场的控制力加强,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外资食用油品牌控制了我国食用油市场半数份额,国产油脂品牌话语权较弱。中储粮与京粮的合作,被认为是国企向外资发起的挑战,对于提升国企话语权起着重要作用。

两大国企合作保障京津

据介绍,与中储粮合作后,京粮的食用油年加工能力将扩大一倍。这对于提升国有企业话语权起着很大的作用。

中储粮油脂公司是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具体负责中央储备油脂油料的经营管理,并承担着服务国家油脂油料宏观调控的任务。京粮集团则是北京市属大型国有企业,旗下拥有百姓熟知的古船、绿宝等粮油品牌,其在首都粮食安全体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记者了解到,此次合作共包括两个重要投资项目。首先,双方将斥资10亿元用于建设一个年处理大豆150万吨、精炼毛油45万吨的大型油脂加工厂,京粮集团在该厂中占70%股份,预计该厂最晚于明年年初投产;其次,双方还将斥资5亿元用于规模为35万吨的储备库建设,其中中储粮占70%股份,该项目的建成时间最晚将在2013年年初。

对于双方的合作,京粮集团总经理、京粮股份公司董事长王国丰表示,目前京粮的食用油年加工能力为20万吨,此次与中储粮合作后,加工能力将扩大一倍。届时,生产的食用油完全可以满足北京市场的消费需求(北京市每年需要油脂四五十万吨左右)。这在粮油领域对于提升国有企业话语权起着很大的作用。

王国丰介绍,京粮集团与中储粮的合作,主要目的在于保证京津地区,特别是首都的粮食安全,实现稳定物价、丰富市场、保证供应的要求。随着该项目合作成功,京粮集团将与中储粮展开进一步在更广的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例如在面粉、大米的加工上都有可能合作,但下一步的具体项目目前还没有确定。

产品牌话语权较弱

业内人士指出,金龙鱼等外资食用油品牌控制了我国食用油市场过半的市场份额,国产油脂品牌话语权较弱。

在签约现场,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表示,目前北京市有常住人口1961万,每年消费粮食100亿斤,其中自产20亿斤,外调80亿斤。双方此次合作,为进一步增强市场调控能力,构建首都粮食安全保障新体系起到促进作用。希望央企与地方粮企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进而丰富粮油市场并保障供应的稳定。

吉林当天透露,“市政府已经做出决定,依托京粮集团,将北京区县所有的粮食企业都划转到京粮集团,做大做强京粮集团,使其在维护北京粮食安全稳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今年以来,食用油涨价的声音不绝于耳,8月,金龙鱼、福临门等食用油主力品牌纷纷涨价。

不少业内人士指出,金龙鱼等外资食用油品牌控制了我国食用油市场半数市场份额,国产油脂品牌话语权较弱。

近日有报道称,四大跨国粮商(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已控制了我国75%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64家。中国主要食用油品牌中,金龙鱼100%外资,鲁花49%外资。

近几年中国食用油市场价格几次大的波动,均与跨国粮油公司有很大关系。业内专家指出,维护国家粮油食品安全,急需加快扶植一批有实力的民族粮油加工企业与外资抗衡。

早在2009年年初,海关总署统计司曾发出预警,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在加强。预警报告中指出,丰益国际斥巨资进驻东北,企图垄断国内非转基因大豆的市场。海关总署认为,这是当前我国在粮食生产和出口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国企建油脂厂越来越多

分析认为,国家调控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实现。有声音要求提升国企市场份额和话语权。

对于外资在我国市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跨国粮商的目的是通过跨国战略谋求高额利润,他们通过影响世界粮食价格和粮食生产的结构来达到这个目的。中国对粮食需求大,跨国公司一旦进入中国粮食市场,就会加大中国粮食市场的波动,同时影响到国内的粮食安全。

大豆在这方面有前车之鉴。李国祥认为,大豆加工的60%以上受到跨国企业的控制,大豆食用油和饲料价格也受到跨国企业非常大的影响,忽高忽低,损害了豆农和收储企业的利益。

记者注意到,在中储粮与京粮合作的发布会现场,“话语权”“稳价”“粮食安全”这几个词频频出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秦中春表示,目前我国的粮油市场,国家是能控制住的,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谓的国家控制是一种调控,而不是像计划经济那样把资源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真正的运行是靠企业,国家是通过一些公共政策的制订来影响市场,并不是直接控制的,而是通过间接管理的方式。”秦中春说。

此外,秦中春表示,近些年,国家通过大型国有企业,建设的油脂加工厂也越来越多。

“从我掌握的信息来看,中国目前整个食用油的加工能力是过剩的,特别是最近5年时间,食用油加工能力的扩大,超过了现实的需求,现在加工企业的开工率很低,尤其是今年,食用油加工行业的价格不太好,利润也很低。”秦中春说,“但存在的问题是,前几年外资进来很多,国有企业市场占有率较少,现在有一种声音就是提高国有企业的市场份额和话语权。”

分享: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