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5日
弘扬红色文化 努力实现赣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市委中心组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理论学习会发言摘要(一)
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
推动赣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冷新生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闭幕,市委第一时间组织中心组成员一起举行“弘扬红色文化 推动科学发展”主题活动暨中心组理论学习会,非常及时,非常重要。这次中央全会,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贯彻落实好六中全会精神,要结合赣州实际,不断强化“文化强市”战略,切实增强文化发展的自知、自觉、自信意识,努力在七个方面取得突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一是抓保障,努力在支持文化改革发展上有新突破。积极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新、致力发展的良好环境,强化组织领导,把文化工作摆上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政策引导,健全鼓励文化改革发展的政策体系;强化资金保障,形成文化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第二是抓核心,努力在培育城市文化精神上有新突破。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任务。赣州是中央苏区,又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散地,要充分发挥我市客家文化研究所、苏区文化研究所等专业机构的作用,把培育城市文化精神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着力发掘、提炼苏区精神、客家精神和城市精神,弘扬厚重的宋城文化、优秀的客家文化和独具魅力的红色文化。
第三是抓创新,努力在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上有新突破。体制改革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关键。要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推动已转制的文化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发挥赣州人多地广、市场空间大、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支持赣南日报报业集团和赣州电视台等进一步搞活机制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第四是抓重点,努力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上有新突破。要依托赣州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文化类型丰富的优势,实施文化产业“十、百、千”工程,即建立十大文化产业基地,培育百亿元的文化产业,培养千个上规模的文化企业。尤其是要注重打造有特色的红色文化产业品牌,建设红色影视城、红色旅游、宋城文化影视基地和客家文化产业园等。要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超越自我,拿出高起点、可操作、引领未来的思路,抓紧策划和包装,使文化产业尽快成为支柱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五是抓根本,努力在改善文化民生上有新突破。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是建设文化强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推动文化部支持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大力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基础工作上新台阶,带动各种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第六是抓项目,努力在建设一批高起点的文化项目上有新突破。以项目为抓手,像抓经济项目那样抓文化项目。结合城市建设,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结合生态建设,结合旅游产业发展,通过市场化运作,高水平谋划、高起点推进、有序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引领性的文化项目。
第七是抓关键,努力在强化人才支撑上有新突破。事业之兴,人才为本。要把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努力探索柔性引进机制,不唯学历只唯能力,不唯所在只唯所用,激发各种人才投身文化创作的热情,形成全市上下火热浓厚的文化发展氛围,汇聚更多人才致力赣州文化事业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