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政经 >> 正文内容

赣州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造性实践综述

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许军 任继众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24日

    今年5月,国开行与市政府签署支持赣州“十二五”加快发展、转型发展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十二五”期间,国开行将在产业转型升级等领域,为我市提供总量为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支持;

  今年7月,“红耀中华 客盈天下”江西赣州旅游推介会成功在北京举行,为打响赣州旅游产业品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赣州工业经济增长点由原来的单一发展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百花齐放,全市有5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赣州开发区已超200亿元;

  赣南脐橙将作为江西优质水果代表进入中国-东盟博览会;

  ……

  循着产业发展脉搏,处处感受到我市通过让经济筋强骨壮的举措助推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坚强决心和结出的累累硕果。

  10月20日,香港工业园香江大道17栋具有现代气息的标准厂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目前正进入收尾阶段。据悉,此批标准产房总建筑面积17.53万㎡,是赣州开发区体量最大的标准厂房建筑群。 廖树斌 记者吴悦 摄

  撑起发展脊梁 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

  近日,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顺利通过了江西省质监局组织的“二合一”专家组扩项评审。此次扩项范围主要为稀土矿石,钽、铌矿石和钽铌化学成分分析,总共两大类20个参数,这是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赣州)成立以来的第三次扩项。截至目前,检测项目总共达到82项360个参数。这是我市致力于做大做强高端矿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缩影。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新型工业化是支撑,也是经济核心竞争力关键所在。今年以来,我市精心调度100项重点工业项目,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7个,5亿元至10亿元项目13个,重大项目建设取得较大突破。我市坚持保护资源、发展精深加工等原则做大做强高端矿产业,使赣州的资源优势和对外引资合作吸引力明显提升。同时,我市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固定资产投资呈稳定增长态势。今年1月至9月,全市完成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42亿元,同比增长21.4%。我市新上的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日益增多,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今年1月至9月,全市新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24个,项目总投资达87亿元。

  结合市情,赣州重点发展钨新材料、稀土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永磁电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我市制定下发了《赣州市新能源汽车及配套工程实施方案》,草拟了产业招商优惠政策。江西省第一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江西(赣州)新型电子材料基地已经落户赣州,我市还有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基地等7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正在申请中;落户我市的孚能科技公司加快锰酸锂动力电池研发步伐,目前已完成产品性能测试;上海安乃达与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牵手”,3年内投资总额达5亿元,形成年产500万台电机能力;江环汽车和鸿翔电动车公司也正积极引进战略合作者……如今,赣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新材料等五大优势领域已形成较明显的产业聚群,这将对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重要的聚集效应、共生效应和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擦亮生态名片 舞动绿色崛起重要一翼

  青山环抱,绿水环绕,有“富丽江城”之美誉的赣州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赣江、东江的源头。

  发展生态化,是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为打造一流生态环境品牌,我市树立生态为重理念,举全市之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我市科学编制了赣州市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等,把生态建设资金纳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建立健全生态考核制度,创新推进林业生态恢复工程和保护森林资源工程,对境内主要河岸外第一层主山脊内所有林木全部实行封育,加强阔叶林为主的水土涵养林建设,采取人工造林、低产林改造等综合措施,逐步建立景观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支持体系。同时,该市全面推进水环境整治工程、矿区植被恢复工程等10余项生态工程,全方位推进绿色生态赣州建设。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拒绝环保不达标、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工业项目20多个,涉及外来投资33.6亿元;森林覆盖率高达76.2%,居全省第一。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赣州经济发展的聚宝盆。我市因地制宜地做大做强文化和旅游产业,使文化旅游互动双赢,让灵山秀水流“金”淌“银”。今年“十一”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154.08万人次,同比增长31.8%;旅游收入47653.5万元,同比增长38.5%。今年前8个月,我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1136.85万人次,同比增长26.9%;旅游总收入87.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780.3万美元,同比增长33.18%。我市正着重抓好“四区三线六重点”建设。“四区”即以章贡区为中心,以城郊、休闲度假、避暑娱乐为主要特征,以峰山省级森林公园、通天岩风景区为主体的城郊休闲生态旅游区;以大余、崇义、上犹县为中心,以小火车、原始林涛竹海、温泉瀑布、平湖秀色为主要特征,结合赣南民俗风情,以陡水湖、梅关、阳岭和五指峰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西部山区生态旅游区;以安远、龙南为中心,以探源考察、原始森林、丹霞地貌、绿色果蔬为主要特征,以三百山国家公园、九连山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南部探源生态旅游区;以瑞金、宁都为中心,以丹霞地貌、宗教文化、革命胜地为主要特征,结合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以翠微峰国家公园和罗田岩、会昌汉仙岩、赣江源头为主体的东部观光生态旅游区。“三线”,即西部山区生态旅游线路、南部探源生态旅游线路和东部观光生态旅游线路。“六重点”,即重点建设发展6处生态旅游示范公园。

  做强特色产业 打造现代化农业品牌

  “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是我市山地、耕地、水面、道路、农舍的布局精辟概称。

  坚持加快发展,推进转型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基础。以统筹城乡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赣州围绕做大做强脐橙、生猪、花卉苗木、蔬菜、油茶、工业原料林等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整合各种农业发展资金,致力于打造一批集生产、加工、营销、科研、中介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我市已成为种植面积世界第一、全国最大的脐橙主产区,预计今年全市脐橙总产量可达到140万吨,并作为优质水果代表亮相中国-东盟博览会。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112.86亿元,增长3.8%,建设桂花苗木产业基地3.27万亩,完成高产油茶造林19.19万亩,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33.82万亩,完成新开果园定植11.8万亩。

  我市致力于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目前,我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开始进入农机化中级发展阶段;脐橙生产全程机械化程度国内领先;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余个,创建省级以上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超百个,培育农业知名品牌100多个。(记者许军 任继众)

分享:

来源: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