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中国人权蓝皮书2011:收入差距大 相对贫困严重

来源:中新网    作者:应妮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9日

    中新社北京9月8日电  中国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以下简称蓝皮书)8日在此间面世,蓝皮书指出,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30多年来,中国2.5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但中国农村的减贫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仍然很大。

    蓝皮书指出,中国农村的最大人权问题是大量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通过强有力的扶贫行动,使2.5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通过由政府主导扶贫事业、实行开发式扶贫和集中解决贫困地区贫困问题,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减缓农村贫困道路。一方面,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另一方面,贫困地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较快,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蓝皮书认为,中国在减缓农村贫困、保障农村贫困人口生存权和发展权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对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中国的主要做法为:一是政府全面主导农村扶贫事业。二是实行开发式扶贫。三是以贫困人口集中的贫困地区作为全国扶贫的突破口和主战场。四是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农户实施移民搬迁。2001年以来,在坚持自愿的前提下,中国政府对620万特困人口实行了搬迁扶贫,改善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

    同时,蓝皮书也指出,尽管中国在减缓农村贫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面临的压力和挑战也很大。一方面,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规模大,返贫压力增大。数据表明,2008年的全国贫困人口中有66.2%在2009年脱贫,而2009年3597万贫困人口中,则有62.3%是返贫人口。蓝皮书分析认为,返贫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重大疾病和环境因素等。这反映了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和致贫因素的复杂性,也加大了减缓农村贫困的难度。另一方面,中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问题日益严重。

    为此,蓝皮书建议应尽快制定《反贫困法》,实现由政策扶贫向侧重制度扶贫的转变。用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贫困标准、扶贫对象、扶贫主体等,提高减贫效率。其次,要完善扶贫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和扶贫对象参与减贫工作。最后,要改变投入方式,从物质资本投资为主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投资并重,把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从根本上打破贫困的代际相传,增强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蓝皮书由中国人权研究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

分享:

来源:中新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