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8日
浙江中小企业老板“跑路”风似乎越演越烈。
继民营经济重镇温州频频出现企业老板“跑路”后,同属浙江的衢州也发生“跑路”事件。日前,这股风又刮到经济重镇宁波。
中小企业主频频“跑路”
位于宁波奉化,至今已经有18年历史,且拥有“唐鹰”等多个自主品牌,为国内规模最大的裤装研发和生产基地之一的宁波市唐鹰服饰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胡绪儿从8月27日至今下落不明。
昨日(9月7日),记者从奉化市委宣传部获悉,该市目前已成立由分管工业副市长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工作小组,除安抚职工外,核实公司债权债务。经初步调查,公司及其关联企业共计负债约1.52亿元,法人代表个人债务正在调查核实中。
从4月份开始,浙江温州、台州、衢州、宁波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中小企业老板”跑路“的事件,其中以温州为甚。坊间传言,8月份,温州至少有20起以上的借贷人“跑路”。
“不少企业主现在人心惶惶。”温州工业园区一分管经济的官员如此描述当地情形。作为重灾区的温州,8月份,形势陡然紧张。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则认为,中小企业利润率低于贷款利率,企业的实际借贷成本已经达到100%,或者更高,而利润率不过3%~5%,在温州,关于企业主无力偿还高利贷而“跑路”的例子并不鲜见。
温州“跑路”现象也引起一些研究机构的重视。据里昂证券的民间借贷调研报告称,温州的民间未偿贷款总量可能已经高达8000亿元到10000亿元,由于一些本地企业开始破产,估计今年大约有10%~15%的未偿贷款将会变成坏账。
断裂的民间借贷链
现在做什么最赚钱,不是炒房,不是做实业,在浙江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马良华教授最近一次经济状况调研中,有人告诉他,是做民间借贷业务,放高利贷。
“这些‘跑路’的企业主几乎都参与了民间借贷,温州工业园区一分管经济官员解释称,一些企业主还涉及个人赌博,还有一些企业主放弃了主业,办担保公司,专放高利贷,现在银根紧缩,房地产不景气,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被迫“跑路”。“如果不介入民间借贷,情况会比较好一些。”
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实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范乐乐出走就源于自己做了“老高”,坊间传言,范乐乐的债务多数来自民间借贷,将亲友的钱借来,然后将这些钱用于炒楼,或者对外放贷。而另外一些老板“跑路”则因无力偿还高利贷。
周德文称,如今的实体企业,利润率也许只有3%~5%,对于他们来说,别说8分、6分甚至2分的月息都难以承受。但又不得不借,不借就可能马上倒闭,而借还存在转机的可能。短期借高利贷还可以,但长期对于企业而言必然是致命的。
央行温州中心支行监测统计,目前温州民间借贷年化最高利率在40%左右。但周德文认为温州民间借贷实际年化利率应高于40%。“官方数据来源于众多担保公司、寄售行、典当等中介机构提供的信息,这些被监测对象自身很可能也是 ‘高利贷’的供给者,由于自身的不正规经营,透露给官方的信息会有所保留。”
温州、台州等地民间借贷一直存在,在马良华教授看来,今年,企业除面临人力资源成本、原材料上涨外,民间借贷很不正常,银根紧缩,利率高企,融资成本增加,中小企业主的压力今年比往年都要大。
周德文则称,求助于民间借贷,能及时获得续贷的企业或许会借此解决燃眉之急,并赢来转机,但对于另一部分遭遇银行削减融资额的企业而言,借助民间借贷融资则无异于饮鸩止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