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作者:魏洪磊 黄深钢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06日
8月中旬,“温州炒房客抛盘”的传闻不胫而走。这则未经证实的消息称,过去的10天内,温州有近220亿元资金从楼市撤出,有人认为,温州楼市面临崩盘。
与此同时,有关温州企业主自杀、大量中小企业倒闭的消息不断传来。中国经济最活跃区域之一的温州,似乎将要陷入了一场经济危机。
真实情况到底如何?8月23日,《财经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深入温州实地调查发现,温州楼市虽然因为宏观调控而呈现低迷状态,但这并没有过度影响到温州资本和温州经济的活跃程度,“温州危机”一定程度上被夸大了。与此同时,在“危机”的冲撞下,温州经济的转型悄然加速。
楼市没有崩盘
温州最先出现波动的是二手房市场。
记者来到温州房屋登记中心,他们给《财经国家周刊》提供了一组数据:在当地最为繁华的鹿城区,过去一周成交量首次跌入100套以内,已经出现萎缩。在场的一位当地中介人士说,“抛售现象出现,议价空间变大,买涨不买跌的购房人自然继续观望下去。”
记者对数据比较后发现,不少期房和次新房的挂牌价格明显下滑,从“4字头”变为“3字头”,甚至出现了“2字头”的次新房。
“降价区域也从原先的上陡门、新城等地辐射到整个市区。”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的人士说。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市区二手房登记4849件,而去年同期的数据位15800件,前年则为21717件。
记者又来到温州市房管局。局长林宏华告诉《财经国家周刊》,抛售是个别现象,市场基本上处于正常状态。“整个市场就是这么个现状,交易量下降,但情况还算正常,市场就是有升有降,上下波动都正常。”
林说,温州一手房成交量小,原因是“上半年供应量本身就小,就没法说是市场不好”。但他坦言,二手房市场的遇冷则更多归于调控的影响,“我们温州执行限购政策很严格。”
作为炒房客的大本营,温州的确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政策压力,这成为楼市波动的推手之一。
记者接着就温州楼市的真实状况,向温州星际集团董事长陈时升求证。他说,“成交量已经是三年来最低,投资性买卖正在迅速降温。” 他认为,限购令无疑是导致二手房市场萎缩的直接原因。“符合政策的购房者就这么多,买房的机会是很珍惜的,大家加剧了观望心态。”
是否有220亿元撤出资金?这一数字源自哪里?记者从多位分析人士那里了解到: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支行发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温州民间借贷总额已经超过1100亿元,其中20%直接流入地产。220亿元或由此估算而出,而并非从楼市撤出的资金量。
温州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周德文研究温州楼市多年,记者决定向他探个究竟。他认为,当前温州楼市变化非常微妙,但大量资本撤出楼市进入民间借贷“有点夸大其辞”。
他说,“1月到6月温州的楼价还是略有上涨的,但到了7、8月份,价格出现了滞涨。” 他判断温州楼市近来出现了小拐点。
周表示,220亿元撤出楼市,这一数字并不符合实际。在他看来,部分房产被抛售原因很多:首先市场面资金紧缺,有些投资客要还贷。投资客中有不少实业家,此时为缓解资金饥渴而卖房。
当地一位分析人士估算,从房地产领域出来、又没有直接进入实业的资金大体有三个去处:三分之一进入PE,以此为途径重归实业;三分之一进入黄金等大宗商品领域;三分之一则以钱炒钱,进入民间借贷领域。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