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两国企撕破脸 安徽华源举报上药产品质量问题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李妍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31日

    [导读]准备好了香槟礼炮,所有高管齐聚香港,准备为上市庆贺,但他们等来的却是一纸举报信。

两国企撕破脸 安徽华源举报上药产品质量问题
    上海医药与安徽华源,是从前的合作伙伴,竟然选择在前者上市前夕“撕破脸皮”,着实让人大跌眼镜。(腾讯财经配图)

《中国经济周刊》实习记者 李妍|上海报道

5月16日,安徽华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徽华源”)向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寄出针对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医药”,601607.SH,2607.HK)的举报信。4天后,上海医药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首日上市盘中一度破发,最终以发行价报收。

上海医药与安徽华源,这两个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国资委管辖的两家国企“医药巨无霸”,又是从前的合作伙伴,竟然选择在前者上市前夕“撕破脸皮”,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无奈的举报

安徽华源向港交所及香港证监会爆出了“猛料”:上海医药旗下的上海新先锋药业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新先锋”)与其经销商上海新先锋华康医药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华康”)涉嫌虚报原料来源、产品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旗下公司财产遭冻结等等。

举报信中称,上海新先锋及上海华康生产的一款药品声称原料来自日本,却一直未能提供相关文件,“有理由怀疑这些原材料是冒充日本进口”。

据悉,举报信中提到的“一款药品”是指头孢替安,属第二代头孢菌素中的代表品种,最初来源于日本武田制药的研发成果,现为上海新先锋的仿制药。

同时,“该产品多次接到投诉,出现严重质量问题”。 安徽华源法务部负责人李利称,今年2月,“安徽华源接到了药品的不良反应反馈,具体表现为患者阳性反应增多,促使我们直接做出了停止进货的决定。”

另外,作为该产品总经销商的安徽华源,因与上海新先锋及上海华康协商调价未果,已经向安徽法院提出诉讼,并已在上月由法院冻结两家公司合共3946万元人民币的财产及银行账户。

安徽华源法务部负责人李利解释说,选择上市前举报“出于无奈”,“我们希望通过施压解决问题。”

“无关”与“反咬”

5月18日,上海医药紧急召开电话会议,对外公布消息,“上海新先锋和上海华康并不在上市公司的业务和资产之列,两家公司与上海医药只是托管关系,不会对上市公司利润造成影响。”

同日,上海医药副总葛剑秋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上海新先锋和上海华康的问题“属于抗生素业务部门的遗留问题,上药此前一直未将这两块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上海新先锋与安徽华源的矛盾“就是从上药清理抗生素业务开始的,安徽华源选择在这一时机向港交所举报,是明显恶意的行为”。

那么,上海新先锋因为未在上市资产之列,就与上海医药无关吗?

据公开报道,上海医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曾表示,有计划在今年6月将上海新先锋并入上市公司。

根据上海医药在A股市场公告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三季度末,上海新先锋总资产为235491万元,营业收入为138902万元,但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则仅有724.33万元。2009年,这一数字为863万元,2008年则是亏损12922万元。

对于上海新先锋的分量,业内共识是该公司的营收能力不容小觑,尤其是其研发和生产抗生素的实力将成为上海医药的重要力量。

不过,在上市关头,一身“官司”的上海新先锋却被上海医药“保持了距离”。葛剑秋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这块资产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其公司治理和财务还不符合标准,所以没有被装进上市公司,今后是否会被装进来要看进一步考察的结果。”

更“反转”的情节是,陷入“举报门”的上海医药竟“反咬”了安徽华源一口。

据公开报道,上药高层“揭底”安徽华源是“私人大包商的集合,是全中国医药流通潜规则最集中的企业”。该人士称,“安徽华源旗下聚集着几百家私人‘药贩子’,由安徽华源出借牌照,收取管理费,是圈内最大的‘过票’公司。”“不具备相关认证资格和管理能力。”

李利对此很愤怒:“这是公司独特的管理模式,是得到政府部门认可和赞许的经营方式,安徽华源有当地最大的仓库和物流中心,每天购进最少两千万,最多七八千万的药品,一天进出药品一个多亿,怎么可能是‘过票’公司呢?”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