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央视曝光南京仙林物流涉黑 监管方称违规未彻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宋南飞 陈 强 范玉哲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9日

前晚,央视经济频道曝光南京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仙林物流属于“一个没有合法身份的物流配送的黑市场”。央视报道称:“这个黑市场里的黑势力,垄断了当地货运市场,不少货车司机对此敢怒不敢言。”昨日,本报记者探访这个“黑”物流中心,还原出该中心从无到有的成长路线图。对于该市场究竟有无涉黑,仙林物流经营方矢口否认,并表示今后将“有依据地进行澄清”。

-央视曝光

南京有个地下“黑”物流市场

据央视报道:在仙林物流中心的外面,记者见到的却是南京汽配基地的牌子。“在记者随后调查中发现,事实上这个所谓的物流中心里,没有一家商户拥有合法的营业执照和营运证,同时也没有合法的货运发票。”

“记者了解到,这个南京最大的配送中心,事实上注册的是汽配中心,没有任何与物流配送相关的执照,是一家违法经营的物流配送中心。早在2008年,南京市政府就要求关闭这个黑市场。但从2008年到现在,这个违法的物流中心不但没有关闭,而且越做越大,成为南京最大的一个配送中心。”

央视报道称:“由于配送中心管理的混乱,很多司机不敢在这里配货,只能空驶离开南京,这直接导致了公路货运空驶率增大,而空驶率的增大,直接推高着物流成本。”

“这些商户为什么要坚持在这里落户经营呢?商户们的答案还是受到威胁和恐吓。”

-记者调查

南京最大的“黑”物流中心形成路线图

1“黑”物流生意红火

昨日下午,记者赶到央视曝光的仙林物流中心,此地被当地人更多地称呼其为“仙林汽配基地”。记者在现场看见,数辆挂着全国各地车牌的大货车正排队进场,遥望市场内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派欣欣向荣。

在场内走上一圈,这个当年在宣传辞令上属于“横空出世”的“华东最大汽配市场”,外围是多栋高约三四层的建筑,从门牌上看多属经营汽配的商铺,但商铺的招牌却显示,这些店铺几乎都在从事物流经营,间或看到几家标注“汽配”或“代办保险”之类的商家,细看也能从门前林林总总的招贴公告上发现与物流有关的内容。

在物流中心的停车场,记者看到此地忙碌不已,不时便有货车排队要求进场,场内停放大约有百余辆大货车。不少司机告知,仙林物流确实是南京最大的物流中心,每次他们拉货来南京,返程时基本上都要到这里来找货,“市场还蛮红火的,基本上每次等个一天左右,便能找到生意拉货返程”,一位福建的货车司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仙林物流中心此前主要业务正如其公司名称——南京仙林国际汽配城一样,经营的主业是汽配生意,成为物流中心是在2007年,主要得益于汽配城附近的当时是南京最大的物流中心南京玄武湖货场搬迁,原本属于该货场的经营户和广大的货运司机纷纷“转场”到仙林汽配城。

2 正规市场 年亏千万

那么,南京玄武湖货场缘何失去南京“物流老大”的地位?记者了解到,2007年初,南京玄武湖货场搬迁至栖霞经济开发区内的七乡河大道8号,物流中心也更名为现在南京东扬物流有限公司。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该公司总经理杨从明直指仙林汽配城“无资质的非法经营”是导致该公司举步维艰的主因。

和交通便捷的南京仙林汽配城“物流中心”相比,南京东扬物流有限公司要远得多,两者相距约15公里,中间还隔着一个312国道收费站。昨日下午,记者赶到这里。和红火的仙林“物流中心”相比,东扬物流要冷清很多,偌大的停车场上,停着几十辆货车,而交易中心更是一个人都没有,东扬物流的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最近几年该物流基地的交易量近乎为零,每年经营亏损逾千万。

南京东扬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从明介绍,2007年时该公司响应南京市政府号召,按照城市总体规划选址要求,整体搬迁至栖霞区七乡河地区即现公司所在地。但刚刚搬迁过来不久,原公司附近的仙林汽配城便开始了物流经营。

随着玄武湖货场的搬迁,货车司机还是按照惯常一样到原来地方揽活,而一旁的仙林汽配城正好提供了这么一个场所,因此导致跟随物流市场搬迁的货运经营户也回流。杨从明介绍,2007年跟随公司一起搬迁至新址的有600多户物流经营户,但随着仙林汽配城物流中心的“异军突起”,时间不长这600多户全部“回迁”。

3 货车司机的“变节”

在仙林汽配城内,记者见到在此经营一家商铺的罗女士,她在南京已经经营物流10多年。原来,罗女士在2007年前一直在当时的玄武湖货场做生意,后来随货场搬迁到七乡河,也租得了一处很满意的摊位,“待了个把月,根本没生意。”眼见着同行们一个个都转去了仙林汽配基地,罗女士只得赶了过来。

“店随车走,干我们这一行就得这样。”罗女士告诉记者,自从老货场搬家,每天进场的大货车太少了,根本没法给货主及时把货发出去,生意没法做。“到这里,虽然管理混乱一点,也多了许多不方便,但生意总算正常了。”

那么,为什么大货车冷落正规货场,而偏偏对没有物流资质的汽配基地情有独钟呢?记者此前探访蔬菜运输时曾采访过山东货车车主张万胜,他说得很简单,“都是接活,谁愿意多开0公里啊?”他算了一笔账,像他的车如果满载开一公里的成本大约是两块五,“两个物流中心相差15公里,来回就是70多块钱。即使除去两边停车费用的差距,还能省四五十块钱。这还不算开这30公里来回折腾的时间精力。你说谁会干?”

于是,在2007年“东扬”搬家后,许多像张万胜这样的车主开始到汽配基地里的物流中心找活,“商户一开始不多,但渐渐就恢复正常。张万胜们的“变节”,让“店随车走”的物流经营户们为了生计,纷纷从“东扬”转投汽配基地。

分享: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