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要闻 >> 正文内容

互换便利工具落地将带给资本市场哪些改变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李文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15日

      近日,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
 
    10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决定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首期操作规模5000亿元,视情可进一步扩大操作规模,这标志着我国首个支持资本市场的货币政策工具落地。目前,相关金融机构正积极响应部署,争取尽早落地首批互换便利交易。
 
    笔者认为,SFISF工具的创设有利于维护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非银金融机构作为重要参与方,也将多维度受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SFISF工具落地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力。创设SFISF工具是监管层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为增强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力而采取的重要举措。SFISF工具允许金融机构以其持有的债券、股票ETF等资产为抵押,从央行换入国债、央行票据等高流动性资产,这种“以券换券”的灵活操作方式,不仅优化了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更为市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经济的稳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市场角度来看,SFISF工具的落地将直接推动增量资金涌入股市,为资本市场带来持续的“活水”。金融机构通过互换便利工具获得更多高流动性资产后,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抛售或质押,进而将所得资金投资于股市,这将显著提升股市的交投活跃度,有利于增强投资行为长期性和市场内在稳定性。
 
    从机构角度来看,SFISF工具将显著提升非银金融机构的潜在加杠杆能力,为其提供更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更灵活的资金运作空间,助力金融机构进一步有效发挥资本市场“压舱石”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业务量,并增强其盈利能力,从而提高行业投资价值。
 
    以券商为例,SFISF工具适用于其自营盘。据券商研究测算,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证券行业自营业务规模6.14万亿元,而券商自营盘股票仓位占比约为7%至8%,债券占比为65%至70%,由此估计,券商自营可互换的资产规模可能在4000亿元至5000亿元左右。通过互换便利,预计机构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融资,若增持高股息及业绩有支撑的上市公司,预计能在覆盖融资成本的基础上获取较好投资收益。此外,通过优化金融机构的资产配置,SFISF工具降低了金融机构对单一资产的依赖程度,增强了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创设SFISF工具是贯彻“建立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长效机制”的重要举措。作为专业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应加强与金融监管部门的沟通,及时进行相关策略研究储备,灵活利用互换便利工具,提升资金运用效率。同时,金融机构需深入研究互换便利业务的运用场景,为维护我国资本市场长期稳健发展贡献机构力量。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