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州金融网 作者:赣州融担集团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今年以来,赣州融担集团立足主责主业,狠抓党建与业务融合,着力打造“虔力担”党建品牌(“虔”指赣州,谐音“全力担”,即全心全力、全力以赴做好担保业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融资难题,积极助力赣州实体经济发展。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设立“虔力担”三支队伍
坚持“党建引领业务、业务促进党建”,以建强用好“虔力担”三支队伍为抓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打造“赣州融担先锋队”。针对党员示范作用发挥不突出的问题,坚持党员带头作示范,设立担保业务党员先锋岗位,每季度进行党员“亮晒成绩单”活动,常态化开展社区结对共建行动,制定党建责任清单,靶向精准施策,责任细化到人,压茬推进落实。二是成立“担保创新组”。针对产品业务创新不够,无法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问题,公司由党员副总经理谢江带队率领公司业务部、普惠业务部等党员骨干进行产品研发,推出“总对总”以及普惠快担系列产品。截止11月底,集团“总对总”在保1080户,余额21.80亿元;普惠快担在保1221户,余额38.41亿元,普惠业务余额同比增长42.3%。深耕赣南脐橙特色产业,运管部蓝晟轩创新推出“橙圈担保贷”等担保产品,已联系20多户,正在办理3户,切实解决果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针对优质企业缺乏抵押物无法融资的难题,采取知识产权质押的方式,开发ABS担保业务,评审出经开区10家“专精特新”企业入池,实现发行金额2亿元;针对建筑行业,推出“筑保贷”产品,筑保贷目前有融资需求的入会企业50余家,已完成受理13笔,大幅提升担保服务效率,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三是成立“攻坚突击队”。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牵头组建突击队,竞赛推动重大项目、风险预警项目和资产清收项目,如针对业务重点、难点的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存量的全南晶环风险预警项目,资产清收推进缓慢的项目等,大力进行攻坚,取得明显成效。1-11月,集团新增融资担保4611户,金额202.19亿元,同比增长17.6%;在保7311户,余额269.27亿元,同比增长11.8%,融资担保放大倍数上升至10.29倍,累计清收各类风险资产8500万元,提前完成全年公司清收目标任务。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化解“稳定器”和业务经营“放大器”作用。
以服务企业为目标,助推“虔力担”走深走实
坚持政策性融资担保定位,聚焦服务普惠领域,持续降费让利,积极扩面增量,打造形成“大普惠”金融服务格局。一是助推工业倍增升级。紧跟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部署要求,以优质高效服务为重大项目建设保驾护航。截至11月底,集团工业企业在保户数1850户,金额111.78亿元;其中“1+5+N”产业担保户数583户,金额36.29亿元;映山红上市后备企业担保覆盖率超过80%。集团5000万元以上在保项目63户,同比增长16.67%;在保余额75.10亿元,同比增长10.52%。二是助力三农小微发展。精准对接“三农”和小微企业客户融资需求,实现普惠快担系列产品迭代升级,以点带面助力乡村振兴。1-11月,新增小微、“三农”业务金额185.13亿元,占融资担保比重为91.56%,其中普惠快担业务新增36.27亿元,同比大增370.5%;截止11月底,小微、“三农”在保余额230.41亿元,占比85.57%,较去年同期增加7.13个百分点,惠及4427户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三是推动非融业务提质。持续增强集团自身“造血功能”,优化盘活资产布局,多措并举提升集团经营效益。1-11月,集团新增投标保函业务49.71万笔,惠及10793户企业,金额1030.29亿元;累计担保金额1390.84亿元,有效降低了建筑企业投标成本;履约保函业务实现零突破,落地金额1.58亿元;新增委托贷款业务26笔,金额4.8亿元。同时,集团积极响应市委改善营商环境号召,主动下调担保费,1-11月新增融资担保业务平均担保费率0.43%(免担保费的财园通担保业务),对1350家企业减免担保费7849.04万元,重组以来累计减免担保费3.65亿元,惠及企业2550家。
以建章立制为根本,推动“虔力担”行稳致远
做好“学理论”与“具体干”文章。强化政治引领,纵深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始终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严格落实“第一议题”,通过专题学习、主题党日、红色走读、党课等形式,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进一步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党员干部用活用好“学习强国”平台,切实做到知行合一,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以调查研究促担保事业质效提升,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前往深圳担保、深圳高新投等公司开展对标学习,组织举办赣州市融资担保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与省级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一流融资担保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把学理论与促发展结合起来。
做好“当下改”与“长久立”文章。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精准剖析制约集团高质量发展的“肠梗阻”难题,努力做到“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制定《融资担保业务负面清单》《国有企业发债担保评审办法》《工程履约保函业务管理办法》《国有企业项目尽调资料考评办法》等文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业务风险管理机制。坚持人才至上,持续强化员工队伍建设,针对队伍内部培训制度不全的问题,创新建立内部培训师制度,构建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模式。出台严管厚爱20条,坚持以严管厚爱激励职工担当作为,按年度、季度、月度评选优秀员工,评选管理之星、学习之星、敬业之星、文明之星、业务之星和最美担保人,挖掘宣传身边一批先进典型,立标杆、促提升,在集团上下营造干事创业、奋勇争先的浓厚氛围。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