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引一汪活水 润一方经济
——我市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综述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春明 宋石长    发布时间:2020年07月21日

    盛夏草长,丽日流金。夏日的赣南,民企项目建设的场景,一如这个季节的热情似火。
 
  在改革开放中获得新生,并不断发展壮大的民营经济力量,今天正以其特有的活力,在赣南红土地上强势崛起。而金融力量的加持,无疑是赣南民企蓬勃发展的强力引擎。
 
  来自市政府金融办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市贷款余额5423.36亿元,其中,民营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53.84亿元。全市民营企业获贷户数20.53万户。民企流动资金贷款审核基本压缩至5天之内。
 
  做实全国产融合作试点城市、持续强化增信助贷保企、不断提高民企申贷可得性……近年来,我市以一系列推动金融支持民企的服务、助贷、纾困措施,有效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构建出金融与民企互惠共赢、同舟共济的良好格局。
 
  搭建合作桥梁提升民企承接能力
 
  小微活,就业旺,经济兴。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民营中小微企业在稳定增长、扩大就业、促进创新、繁荣市场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金融信息与金融服务平台不够完善,使得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需求不对称,企业融资与银行放贷都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我市以创建国家产融合作城市试点和我市以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为契机,积极推动普惠金融先行先试,多形式多举措搭建金融机构与民营企业的合作桥梁,不断提高民营企业承接金融资源的能力。
 
  不间断组织产融对接会。2015年以来,我市连续6年举办全省金融机构支持赣州经济发展产融对接活动,民营企业签约融资协议266个,签约金额达1572.84亿元。
 
  同时,不定期举办各类小型产融对接活动,仅今年上半年,就举办“投贷直通车”“四单融合”等融资对接会60余场次,对接融资需求651.9亿元。
 
  积极用好线上融资平台。大力推广江西省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赣商动力平台和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平台,接入各类金融机构,导入企业社会信用信息。目前,仅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注册数达55.79万户,申报贷款2.87万户,获得贷款1.72万户,金额196.23亿元。
 
  创新推广普惠信贷产品。针对民营企业资金需求“短、小、频、急”的特点和缺抵押、缺担保的现实,我市积极鼓励银行机构创新产品,拓宽抵质押物范围,我市积极开发知识产权质押、林权质押、“两权抵押”贷款,开发“税易贷”“疫农贷”等信用产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银行机构推出纯信用产品74款,发放贷款金额68.82亿元,支持民营中小微企业10416户。
 
  与此同时,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国有周转金公司市、县全覆盖。11家转贷公司纳入省金融监管局“白名单”,“白名单”还贷周转公司数量全省第一,全市20家国有转贷公司累计发放还贷周转金347.12亿元,受益民营企业达6390户。今年6月,我市又创新设立“金融产品地摊”,将金融前台业务集中,通过场景转换和线上线下结合,不断增强金融的普惠性、亲和力。目前,“金融产品地摊”活动已服务民营企业700余家。
 
  强化增信助贷“几家抬”助力民企融资
 
  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渠道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我市创新思维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发挥财政、国资等部门优势,“几家抬”合力帮扶民营企业融资。
 
  开发延展“信贷通”系列产品。2018年11月,我市创立的“小微信贷通、创业信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在此基础上,今年我市市本级再出资10亿元,开发“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以1:8的比例撬动银行贷款。市本级共计出资34亿元,撬动银行贷款余额378.76亿元。相关县(市、区)还开发“家具信贷通”“蔬菜信贷通”等地方特色产业信贷通。
 
  设立民企纾困基金。2018年,针对上市企业控股股东股票质押风险,赣州发投集团与九江银行、国盛证券合作,设立全省首只纾困基金,规模10亿元,为我市章源钨业、金信诺等民企输入资金4.5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今年6月,赣州发投集团再次发力,与口行江西分行合作,设立纾困资金30亿元,直达服务民营企业纾困,目前已发放3亿元。
 
  健全融资担保体系。我市通过出资入股、交叉持股等方式与县(市、区)合作,组建市金盛源担保集团,扩大市县担保倍数。推动18家县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加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分散担保风险。同时,针对抵押物不足的轻资产运营企业推行“先担后押”模式。目前,市、县两级共有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21家,在保余额109.18亿元。全市在保民营小微企业568家,同比增长75.08%。
 
  创新“疫情防控险”和“期货+保险”。在全省率先创新实施“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为2074户民营企业提供风险保障6.222亿元。在去年底南康区生猪养殖“保险+期货”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今年采取又积极推广“保险+期货”项目,目前,于都、兴国、定南等县“保险+期货”项目成功申报,其中于都县实现全国首个“保险+期货”项目县域生猪养殖企业全覆盖。
 
  借力资本市场助推民企股改上市
 
  借力资本市场和科技赋能,是民营企业优化治理、转型升级、夯实行业地位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培育民营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能力,积极实施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助力民企登陆资本市场。
 
  借助外力,搭建平台。2018年,我市正式与深圳交易所、省股交中心合作,创办赣州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中心的成立,为我市民营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借助该平台,广大民企不仅可以进行展示推广,还可以此对接全国投资机构。至今年6月,中心已举办专题路演活动12场,帮助52家企业开展了路演活动,对接线上投资机构超1000家。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发挥“一司一县”结对帮扶作用,挖掘本地潜在上市企业进行培育,梳理产业链条进行整合,有针对性地进行资本招商,引进企业进行强链补链。目前,赣州经开区已引进趣学车等新型科创企业12家,于都县引进的九丰能源已上市在审,会昌县引进的中福化学已投资生产。
 
  积极推动民企批量股改上市。2019年,我市正式在崇义县实施县域金融工程试点,推动5家企业批量股改。今年5月,我市制定企业股份制改造的措施,市本级安排奖励资金4000万元,设立规模百亿的“两城两谷两带”产业投资基金,助力企业规范股改。目前,已经启动股改程序的民营企业已达47家。6月上旬,我市印发《关于推动企业上市“映山红行动”“123”计划的通知》,提出通过1至2年的努力,常态化平均保持每县(市、区)1家企业上市挂牌在审,2家企业辅导备案,3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构建起企业上市挂牌的金字塔梯队的目标。
 
  7月17日,孚能科技正式上市,成为我省、我市科创板第一股;九丰能源、汇明木业、悦安新材料在审;上市后备库企业94家,大部分均为民营企业……金融加持让我市民营经济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一个个本土民营龙头企业强势崛起,一个个民营经济领军品牌扎堆入驻,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企业家加入我市民营经济的发展洪流。今天的赣州,日益壮大的民营经济,正展示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