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市场波动时常识比智慧更重要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23日

    海外市场的剧烈波动,令不少基民的投资收益大幅缩水。要不要赎回?该不该抄底?相信很多投资者都在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组合。笔者认为,这个时候,冷静下来重温一些基本的投资原则,比匆忙做决定更为重要。
 
    首先,审视基金组合是否在自己风险承受范围之内。投资者适当性原则虽然总是被销售机构和投资者当作多此一举,但当风险真正来临时,就会发现它的必要性。简单来说,你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了基金损失多少你还能平心静气,而这又决定了你能否撑过收益低谷,迎来扭亏为盈的一天。
 
    当然,市场波动也是验证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的时候。有些基民以为自己的承受能力很高,买的全是股票型基金,结果市场调整了10%就寝食难安。这样的基民恐怕就要适当调整基金组合,降低高风险基金的比例。另外,一些基金在系统性风险暴发时出现了意外损失,比如一些债券型QDII基金和黄金基金都出现了少见的跌幅,也需要重新审视其配置价值。
 
    其次,谨慎抄底,定投仍是最好的买入策略。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损失的煎熬往往伴随着抄底的冲动。无论是美股、A股还是原油,都已较高点出现了大幅回落,对投资者形成了越来越大的吸引力。然而,市场普遍认同美股尚未调整到位。而对于A股,虽然机构大部分认可在长期范围内属于相对安全的位置,但在前所未有的全球疫情冲击下,市场的低点何时出现尚属未知。
 
    基金经理往往把抄底比喻成“接下落的刀”,这无疑是难度很高的操作。专业人士尚且承认抄底的高风险,普通基民想抄市场大底难度就更大了。更何况,疫情的全球扩展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冲击将逐渐显现,面对诸多不确定性,等形势明朗些再进场,可能是普通投资者更好的选择。当然,如果市场逐级调整,采用定投的方式买入将更为稳妥,但建议投资者把定投的阶段拉长一些,不要很快就把子弹打光。毕竟,市场的最后一跌往往是最好的机会,这时候如果没有弹药岂不可惜。
 
    最后,保持组合的均衡。组合的均衡,在年初时指不要全买偏股型基金,现在则指不要全买货币基金。诚然,如果投资者有准确择时的能力,可以不用考虑组合的均衡,那样的收益肯定更高。但扪心自问,相信大多数投资者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采取均衡的组合配置方式,除了避免收益的大起大落,至少能让投资者的心态更好一些。有时候,这比赚了多少钱更重要。

分享: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