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赣州金融 >> 正文内容

把耽误的“春光”抢回来
我市金融战线全力支持复工复产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张春明 尹其奇 宋石长 文/图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9日

 
全南县加大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推动企业有序复工复产。图为全南县康钜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员工在加紧生产。 
 
  
 
赣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群众融资需求。 
 
 
  
华劲集团向赣州银行赠送“金融助力战疫情 共克时艰显担当”锦旗。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动的赣南大地正奏响春的“乐章”。
 
  在项目工地、工厂车间,一台台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在乡村田野、农户大棚,农民抢抓时机播撒春的希望。随着复工复产集结号的吹响,越来越多的生产和建设者迅速返岗,满怀激情投入到复工复产工作中。
 
  冬天里失去的,我们就要在春天里夺回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进一步缓解,我市金融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和强力推动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优化金融政策,强化金融帮扶,迈出了金融支持复工复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步伐。
 
  主动作为推动政策精准落地
 
  复工复产,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为疫情防控提供物资保障的基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金融机构认真学习、研究、贯彻国家、省、市疫情期间相关金融政策,抢抓政策窗口期,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加快推动各项金融政策精准落地,切实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一组组数据见证了我市金融人的责任与担当——
 
  积极推动国家低利率疫情防控专项再贷款政策精准落地。截至3月16日,我市10家支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名单内企业共获得专项再贷款5.54亿元,占全省的8.7%。其中,对5家全国性重点企业发放2.42亿元,对5家地方性重点企业(不含已列入全国性重点企业)发放3.12亿元,为疫情防控重点企业办理再贴现4.3亿元,对8家已申报但未确认的重点企业贷款4395万元。
 
  充分用好国家再贷款再贴现额度政策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政策。2月26日至3月17日,我市地方法人银行机构向民营、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发放符合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要求的普惠小微贷款418户,金额41524.2万元;发放符合支农再贷款专用额度要求的涉农贷款79笔、金额11161.49万元。
 
  全面落实政策性银行专项信贷额度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资金支持政策。截至3月18日,政策性银行信贷支持我市29.1亿元。其中:农发行向15家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9.38亿元。国开行通过城投集团以市带县向我市11个受疫情影响县(市、区)提供低利率应急贷款3.72亿元。进出口银行向青峰药业发放疫情救灾贷款1亿元,向赣州银行发放15亿元小微企业银行转贷款,支持我市500余户小微企业复产复工。
 
  ……
 
  在全面用好国家货币政策的同时,我市积极推动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在疫情防控期间推出的支持中小微企业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保险保障等各类政策的贯彻落实。要求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给予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对延期还款的免收罚息,改进内部资源配置和政策安排,努力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占比和“首贷率”。
 
  在政策的加持下,我市各银行金融机构积极对接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建立绿色通道,简化贷款审批流程,实现应贷尽贷快贷。据初步统计,目前辖内有17家银行共推出44只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专项普惠金融产品,其中自主创新产品18款。已接受辖内1135户有“延期还本”需求企业的1533笔贷款申请审核,涉及金额14.51亿元。已接受辖内543户有“延期付息”需求企业的申请审核,涉及利息469万元。辖内保险公司积极开通医疗费用垫付服务和线上理赔服务,启用应急联络热线和理赔绿色通道。截至目前,赣州辖内保险机构通过快速通道处理理赔案件件数1737件,理赔金额691.76万元;为赣州驰援湖北医疗队2376名医护人员及23.22万名不特定人群捐赠保险1120万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283.98亿元。
 
  针对国家层面出台的支持企业发行各类债券募集资金用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相关政策,我市及时下发相关文件,指导各地把握机遇做好债券发行工作。赣州发投发行全市首单“疫情防控”短期融资券2.5亿元,南康区发行全省首单“一带一路”公司债8.5亿元,赣州建控集团发行非公开公司债10亿元,赣州银行顺利发行6000万元“抗疫”同业存单支持3家重点企业疫情防控。同时,赣州金控出台相关意见,提前出具担保函支持龙南、定南、石城等县(市、区)发债。
 
  在此基础上,我市积极出台本地扶持措施,引导各银行机构有效拓宽贷款抵质押物范围,创新推广信贷产品,运用金融科技推广线上信贷产品,增加对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民营中小企业和涉农产业信贷投入。截至3月13日,新发放对公贷款154.81亿元,涉农贷款89.35亿元,信贷支持40户口罩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10.63亿元,信贷支持1306户复工复产中小微企业145.89亿元。
 
  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增信和转贷基金助贷作用。联合市财政局印发《关于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支持复工复产中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的措施》,通过发挥市金盛源融资担保集团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对市发改委名单内的重点保障企业通过“政银担”“抗疫担保贷”等产品提供免质押担保,并免收或降低担保费用,督促各融资担保公司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保障企业应保尽保。截至3月13日,新增担保65笔,涉及金额6.824亿元。全市20只倒贷基金帮助小微企业缓解资金周转困难,2020年全市新发放还贷周转金7.81亿元,支持137户企业进行还贷周转。
 
  创新金融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
 
  金融是抗击疫情资金保障的主力军,也是稳经济复工复产的重要力量。
 
  为了减缓疫情对中小企业影响,我市金融机构各尽其责,精准服务企业,以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为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及时送去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企业复工复产和地方经济发展持续注入最有力的支持。
 
  信息渠道的畅通是缓解企业复工复产融资困难的关键,我市金融机构及主管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各种措施,畅通融资渠道,搭建政银企沟通的桥梁。市金融办先后下发《金融行业支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政策及相关问答汇编》等政策汇编、通知指引,及时召开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调度会,并根据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稳定经济增长30条政策措施》文件精神,会同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银保监分局等按照部门职责,指导各地、各企业准确把握当前金融政策做好复工复产工作。
 
  通过发函、座谈、建立融资信息微信群等形式,市金融办与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等部门联系传导政策精神。收集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及时向各银行机构推介,联合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银保监分局建立融资信息定期报送和通报机制,常态化台账式调度管理。截至目前,已累计向各银行机构推介4批列入和拟列入重点保障企业名单的184户企业的61.5亿元融资需求、186户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和复工复产小微企业30.8亿元融资诉求和432个重点在建项目的6281亿元融资需求。
 
  3月5日,赣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召开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专场发布我市金融机构抗疫金融产品。“在市级新闻发布会集中统一发布金融机构的产品和政策举措,在赣州还属首次,创新了我市金融产品推广新模式,也回应了社会对疫情期间金融支持复工复产的关切。”市金融办副主任周翊表示。
 
  事实上,早在2月初开始,我市就着手全面梳理金融政策、产品工具箱、编印疫情防控创新信贷产品推广手册向各地、各部门、企业广泛宣传。迅速部署线上金融“战疫”专区,召开2场疫情防控金融政策、产品新闻发布会,在赣南日报、赣州电视台、赣州金融网开辟线上普惠金融产品专栏,汇集各级部门、机构金融“战疫”暖企政策,发布各项政策60余篇,各项金融产品50余个。赣州银保监分局、赣州市银行业协会、赣州市保险业协会等共同编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政策(产品)》宣传手册,对外发布并下发至各县(市、区)对口单位和企业,组织各金融机构开展“客户大走访”活动,让企业主广泛知晓疫情期间的政策、产品,结合自身实际选择信贷产品共渡难关。
 
  保障重点项目企业融资需求,是保持我市经济稳定向好发展的重要工作。我市有关部门及时走访企业梳理情况,并组织专班人员对重点项目融资进行专项协调调度。赣州经开区为缓解中车生一伦等省、市重点项目资金紧张等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银行机构发挥金融产品优势、开辟绿色通道、提高企业贷款审批效率,3月9日,重点项目中车生一伦在赣州银行5.6亿元融资授信已通过总行评审会获批,为省、市重点项目播撒“及时雨”。
 
  推动线上线下银企对接,是我市金融系统积极打通融资渠道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又一着力点。充分用好“江西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和“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服务平台”的两个平台,市金融办联合市工信局、人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赣州银保监分局等相关部门,全面推动银企开展线上融资对接。截至3月16日,我市共有83385家在小微客户“江西省小微客户融资平台”注册,获得贷款户数13441户,金额132.9亿元。全市32家企业在“江西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发布74笔5.258亿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对接或发放35笔贷款融资需求3.31亿元。
 
  与此同时,我市还积极组织各银行机构、各县(市、区)举办多形式的专场融资对接活动和信贷产品推介会,“一企一策”协调解决企业融资困难。3月11日, 石城县举办金融支持疫情防控稳定经济增长暨中小企业融资对接签约活动,现场签约金额达6.34亿元;同时,石城县金融工作局通过组织银行机构“进园入企”开展对接帮扶活动,已联系对接企业138家,摸排有效融资需求9.39亿元,解决融资需求1.05亿元。据统计,今年1月以来,全市已有10个县(市、区)共召开产融(银企)对接会14场次,摸底梳理出1041家企业118.34亿元融资需求,成功对接融资需求21.73亿元。
 
  持续金融活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企业有序安全复工复产,既是危中求机的生存之道,也是履行全民抗疫的社会责任。
 
  把拖下的进度“抢”回来,把排定的任务“紧”起来。未雨绸缪,面对逐步趋稳向好的疫情防控形势,我市金融系统在进一步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着眼长远,以更加积极的心态,主动对接和保障赣州“两城两谷两带”建设及脱贫攻坚、产业发展等方面资金需求,助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
 
  ——用足用好用活金融防控政策。抢抓政策的机遇期和窗口期,依法合规提供金融支持,通过积极宣传金融政策和金融产品、开展全覆盖的企业融资培训和银企对接活动、推动“应急贷款”“复工复产贷”加快发放、强化日常调度等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新冠肺炎给我市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大幅提升中小微企业的获贷能力。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推动农商行、村镇银行等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全力支持春耕春种;推动“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实施;推动农业保险扩面覆盖,促进我市农产品保供稳价。开展“保险+期货”扶贫扩面,以综合金融手段助力赣州从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变。
 
  ——充分挖掘个体工商户潜能,稳就业,稳商贸。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加强培训宣传,挖掘发展潜力,推动科技助贷等手段的应用,创新金融品种,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和民生保障提供融资便利。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全面梳理我市重点项目,分类对接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额度,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各商业银行给政府专项债券发行项目给予配套的信贷支持;把握债券发行实施注册制、条件放款的重要窗口期,推动各发债主体发行各类信用债券,做好险资入赣南工作,争取取得重大突破。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快企业规范股改,夯实资本市场工作基础。指导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动一批企业规范股改,有效对接各类金融机构;推动在审和辅导备案企业加快上市进程,做大资金增量,争取实现3至5家重点企业上市;启动上市公司再出发行动,开展上下游并购做大做强,推动上市公司再融资,募集资金投向我市。
 
  ——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推动出口信用保险、进出口银行作用,保障外向型企业风险保障和资金需求;鼓励企业发行境外债券、在境外上市融资,拓宽境外资金融融通渠道。
 
  大事难事看担当。随着一项项金融举措的推出,我们可以预见,疫散花开,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也会更加坚实,更加豪迈。  
 

分享: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