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扩大有效需求 发放消费券或可一试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26日

      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已无须多言,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被突然“闪了下腰”,消费更是与春节这一黄金假期失之交臂。当前虽大多数企业复工复产已渐入正轨,但疫情拐点尚未明确,出于防控需要,零售、餐饮、旅游等消费活动要恢复如初仍需要不短的过渡期。
 
    要实现稳增长目标,稳住对GDP贡献高达57.8%的消费容不得半点闪失。2月2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当前,针对受疫情影响企业的信贷措施等帮扶政策已陆续出台,如何找到一个能普惠14亿消费者的消费刺激手段?久违的“消费券”被再次提及。
 
    对多数人来说,消费券或许略显陌生,但在国内外,其实都已有较为成熟的发行经验,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9年,日本政府为应对泡沫经济和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发放总额达6194亿日元的“地域振兴券”。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社零消费总额增速大降,成都、杭州等地发行了消费券,杭州的拉动扩大效应为2.06倍,家电、旅游等行业拉动效应更高。
 
    有了此前的成功经验,面对当下拉动消费的迫切需求,将发放消费券纳入经济抗“疫”的政策药包,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值得考虑。从消费券本身看,由政府部门发放,以财政收入背书,可对使用范围进行设定,根据实际需要和边际效果引导消费向特定行业或企业倾斜,在保总量的同时在结构上有所优化。尤其可考虑通过该方式划定名单,给予更多小微企业机会。在消费者层面,可考虑将更大比例发放给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低收入和弱势群体,弥补因收入下降带来的损失。
 
    消费券短期的刺激效果值得肯定,但仍存在一定负面影响,争议的焦点在于短期透支、偏重零售业等。但当前状况与因经济萧条导致的消费低迷不可同日而语,其中一大问题是前期消费的被动压缩,而居民实际消费意愿较为强烈,因此要“消费回补”。零售业是受冲击较为严重的行业,刺激效果也更明显,有所偏重亦可称合理。
 
    当然,即便发放消费券,具体实施方案仍需充分论证,对发放范围、对象要有所限定,兑换使用流程要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商家直接低价收购等乱象。消费券只是一个非常规的短期刺激手段,要保证中长期消费,必须依靠更稳健常规的政策。同时,要警惕财政收支和通胀压力的加大,注意在刺激消费和稳通胀之间求得平衡。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