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再融资制度优化并非松绑 韧性监管拒绝任性发行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张歆    发布时间:2020年02月18日

    再融资新规落地,A股市场以“热烈涨升”欢迎。
 
    笔者注意到,本次再融资规则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精简发行条件,拓宽创业板再融资服务覆盖面;二是优化非公开制度安排,支持上市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三是适当延长批文有效期,方便上市公司选择发行窗口。
 
    A股市场确实应该欢呼,因为再融资新规明显加强了监管韧性,以更加市场化的姿态引导融资行为。其中,获得最多点赞的包括取消创业板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的条件,定价基准日可以有多个选择,发行价格下限“九折变八折”,锁定期减半,发行对象数量扩围等内容。
 
    仔细研读可以发现,新规的受益者有三个层次:最直接受益者是上市公司,规则优化后,其发行难度确实降低,毕竟,资产性价比的提升自然意味着发行成功率提升;第二个受益层次是机构投资者,他们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也能更便捷的退出;第三个受益层次是全市场的投资者,上市公司和机构投资者欣欣向荣,其传递出的影响力,已经远不是蝴蝶效应所能比拟的。
 
    不过,笔者希望提醒的是,新规是制度优化,并非简单地松绑,其传递给市场的其实更多的是“质量导向”,上市公司并不可能利用“规则韧性”实现“发行任性”。
 
    首先,规则优化后,预计会有更多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进行再融资的筹备与实施,但市场资金总量的弹性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是有限的,因此市场会进行类似于自然法则的优胜劣汰,最终实现“质量为王兼顾价格”的局面。
 
    其次,监管部门在修改规则的同时,明确喊话“将不断完善日常监管,严把再融资发行条件,加强信息披露要求,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现场检查,加强对‘明股实债’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也就是说,监管部门一方面将一部分工作重点转移到强化现场检查;另一方面,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要求,引入了“市场化监管”,实际上加大了“韧性监管”的阈值,更具威慑力。
 
    第三,对于发行相关的中介机构而言,市场蛋糕确实有望加大,但其发行能力强弱决定了发行效果。服务能力和协助监管能力不足的中介机构可能面临更高的监管风险、市场风险。因此,谨慎而为是其必然选择。
 
    最后,投资者期待共赢的再融资方案,同时也会坚决的用脚投票“Diss”圈钱意图,投融资两端有望在博弈中共同成长。

分享: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梅茜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