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时隔一年重启逆回购 继续引导资金成本下行
来源:一财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2日
北京时间1月21日晚间,参加瑞士达沃斯世界
经济论坛的周小川“不追求过多流动性”的说法被一些媒体解读为“无意释放过多流动性”,该标题一出,市场一阵哗然,认为央行行长在隔空隔夜释放利空。
《第一
财经日报》现场发回的报道认为,周小川行长并非强调“无意释放过多流动性”,而是旨在强调“央行操作主要目标是维持货币稳定”,这并非意味着央行在释放收紧流动性的信号。
北京时间1月22日上午,央行重启500亿逆回购操作再次印证了周小川行长“维持货币政策稳定性”的立场。
据消息人士透露,1月22日早间,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今日将进行500亿元人民币的逆回购操作,期限七天,为时隔近一年后首次重启逆回购,中标利率为3.85%,显示央行继续引导资金成本下行。
“央行此次逆回购,彰显了央行降低货币市场资金利率的决心。”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对《第一
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我们一直认为降低货币市场利率是降低社会
融资成本的重要抓手,在央行的影响下货币市场利率仍会保持低波动低中枢的状态,”?
民生证券宏观研究院研究员李奇霖则认为,此次逆回购是央行为春节流动性做准备。
“央行逆回购释放的更多是价格调控信号。当前外汇占款几乎零增长,央行可以通过主动投放流动性,实现货币政策利率调控的转型,3.85%可能是央行认可的7天利率上限。”李奇霖补充解释称。
在出台这么多结构性工具之后,央行货币政策篮子里的传统工具——降息降准是否还会再度使用呢?
黄文涛认为:“调节流动性的短期工具的出台并没有降低降准降息的必要性,总量性放松政策仍然非常有必要,货币政策仍处于持续的宽松期内。”
不过
民生证券认为,既然短期利率调控工具出现,预计中长期利率调控工具不久就会出台,“我们认为在实体
经济下行高压下,作为有效的量价双向调控工具,PSL(抵押补充
贷款)能实现稳增长、抵补基础货币缺口、确定中长期政策利率的三重目的,预计PSL重现的概率在上升。”
但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些结构性工具并不能解决中国当前的结构性问题,但“央行用的很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