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监管 >> 正文内容

投诉居高不下 保监会严打强制销售和电话扰民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18日

    居高不下的保险投诉,让监管部门下决心重拳整治保险销售行为。

  昨日,知情人士向上证报记者透露称,保监会近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清理排查强制销售保险行为,包括直销渠道、保险中介渠道的销售行为,以及以赠送保险为名向保险公司采购保险的行为。特别是群众反映突出的飞机票、火车票、汽车票、旅游门票等销售环节强制搭售短期意外保险问题。并对排查发现的问题要立即整改,严肃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近年来,强制销售保险行为屡禁不止。目前所有在售意外险均非强制保险,然而,在手续费高、赔付率低等利诱下,诱导式强制购买、埋单、阴阳单等违规伎俩层出不穷,一不小心你就成了“被保险”的对象。为此,监管部门不惜人力物力,不定期展开摸底调查,整治风暴所刮之处,效果可谓立竿见影。

  然而“风头”一过,相关方就与监管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记者在市场上调查了解到,由于涉及形形色色的中介代理机构,在扯不清道不明的利益纽带下,今年以来,在上海等地火车票代理点再次出现强制搭售意外险的现象出现。

  与强制销售保险行为同样被消费者广为诟病的,是近年来日益猖獗的保险电销扰民现象。对此,上海、北京等多地开始出台严打举措。记者了解到,由上海保险同业公会建设的上海人身险电话销售禁拨平台于9月17日正式上线,届时上海消费者只要登录平台即可对一家、几家或者全部人身保险公司的销售电话进行屏蔽,并且有权自主设定屏蔽期限。

  此举一出,引发业内极大关注。不少消费者寄望由此可以免受保险销售电话骚扰,同时亦有保险业人士担心人身险公司电销业务将受到明显冲击。毕竟在目前银保渠道保费增长放缓的趋势下,电销渠道日渐成为人身险公司推进的重要新渠道之一。

  “事实上,大部分人身险电话销售都是‘盲打’,成功率不仅不高,还引来了不少投诉。保险公司应该借此提高电话销售客户定位的精准度,有效过滤不需要、不接受这种保险营销方式的客户,从而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人群,更好地实现保险产品与消费者需求的匹配,促进保险行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上海保险同业公会秘书长潘涨潮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认为,监管部门系列严打举动旨在治理保险业销售误导痼疾,进一步促进保险公司回归理性销售,扭转社会公众对保险业长期以来的反感印象。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一定程度上将难以避免短期销售门槛的抬高及运营成本的加剧。

分享:

来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肖春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