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金融监管 >> 正文内容

央行肯定互联网金融 第三方支付超十万亿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6日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的大量积累和数据处理能力的不断提升促进了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近年来,第三方支付、网络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互联网金融业迅速崛起。以第三方支付为例,2012年市场规模超过10万亿元。其中,支付机构互联网支付业务达6.9万亿元,移动支付业务1811.9亿元,处理收单业务3.8万亿元,预付卡业务575.6亿元。

  从涉及业务上看,互联网金融业正从单纯的支付业务向转账汇款、跨境结算、小额信贷、现金管理、资产管理、供应链金融、基金和保险代销、信用卡还款等传统银行业务领域渗透,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弥补了传统金融业的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传统金融业与互联网业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金融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央行在其最新一期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以相当篇幅加以介绍,并对其发展持有肯定态度。

  “互联网金融业在资金需求方与资金供给方之间提供了有别于传统银行业和证券市场的新渠道,提高了资金融通的效率,是现有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央行《201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有关人士认为,互联网金融业依赖大数据分析有助于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问题,可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和更多样化的产品,交易成本的大幅下降和风险分散提高了金融服务覆盖面,尤其是使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和居民等群体受益。

  以阿里小贷为例,有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末,阿里小贷投入贷款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客户超过32万户,户均贷款额度4万元。与此同时,受益于参与者广泛及对消费者行为与偏好的精确把握,阿里小贷的不良率只有0.84%,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作为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也给金融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和宏观调控提出了新的要求。央行认为,与传统金融业相比,互联网金融业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消费者信息安全和风险管控等方面。

分享:

来源:扬子晚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