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
县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关系分析 |
作者 |
曾明辉(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 |
调研背景 |
为了解县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变化关系,分析财政收入变化趋势,近日人民银行定南县支行对定南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 |
调研时间 |
2010年07月 |
![]() |
分别比2006年增加134.96%和106.1%。2006年至2008年财政收入年增长率分别为34.8%、62%、44.8%。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同比上年财政收仅入增长0.1%。 二、定南县经济发展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分析 1、地方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的增长不均衡。 虽然,近4年来,定南县生产总值均保持在13%以上的增长幅度。但是,财政收入却未受全县生产总值保持一直的增长势头,2008年增速比上一年明显放缓,到2009年财政总收入仅增加0.1%,而税收收入则比上年减少10.8%。 定南县2006年—2009年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变化情况表(单位:万元) ![]() 2、税收收入占比无明显改善。 2006年至2008年的税收收入的年增长率分别为42.4%、65%、40.1%,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县的税收收入增长减缓,下降了10.8%。2006年全县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89.07%,到2009年则为78.4%。而非税收入占比呈增加之势。主要原因是近2年来受房地产市场回暖影响,土地出让金收入大幅增加。 3、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虽然到2009年,全年税收收入共计29693.6万元,比2006年增加了78.4%。但是,税收收入的产业结构仍不尽合理。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的税收收入占比分别为0.6%、78.76%、20.68%,到2009年“三产”的占比分别0.01%、62.39%、37.61%。第一产业一方面因属农、林、牧、渔业,产业规模发展缓慢,2006年至2009年的产值收入年增长率不到7%。另一方面,该产业比第二、三产业有更多的税收优惠政策。如生猪养殖业近年来在该县发展很快,到2009年共有万头以上养猪企业共有26家,生猪出栏数达76.35万头, |
|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