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中国中车重组3年业绩两连降 业务整合进入施工高峰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30日

3月27日,工人在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工作 新华社图3月27日,工人在马来西亚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工作 新华社图
    每经记者 李少婷 每经编辑 陈俊杰
 
  3月29日早间,中国中车披露2017年年报:营业收入约2110.13亿元,较2016年同比下降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7.99亿元,同比下降4.35%。
 
  2015年6月,由原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组建的中国中车正式亮相资本市场。重组3年,中国中车业绩出现两连降:继2016年业绩同比下降后,2017年业绩再次同比下降。
 
  与此同时,中国中车业务重组整合加速,对机车及货车业务进行内部整合,并在年报中称进入“施工高峰期”。就其2018年业务整合的计划,《每日经济新闻》记者3月29日致电中国中车证券部,但被告知该部门不面向媒体,截至发稿,公司宣传部门发言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去年新签订单额约3141亿
 
  根据中国中车2017年年度报告,中国中车四项主营业务:铁路装备、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新产业、现代服务分别约占总收入的51.26%、15.91%、25.52%、7.3%。其中,铁路装备2017年营收同比小幅增长1.19%,城轨与城市基础设施业务营收同比上涨23.72%,但新产业营收同比下降7.08%,现代服务营收同比下降59.15%。
 
  中国中车在公告中解释称,新产业业务同比下降是风电装备和机车配件等业务期内交付量减少所致,而现代服务业的下降主要是缩减物流业务规模所致。
 
  自2015年重组以来,中国中车已经走过了3个会计年度,除2015年业绩同比上涨外,中国中车的业绩已经两连降,其中2016年度营收同比下降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4.42%。不过,中国中车管理层对于2018年的业绩展望保持乐观:“公司客观把握宏观经济形势,确定了2018年主要经营目标是:确保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保持稳定并有所增长。”
 
  中国中车认为,依照国家相关规划,到2020年,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亦有券商分析师对中国中车的业绩发展持乐观态度,东吴证券研报分析认为,受益于城轨发展高景气度,城轨业务收入有望保持20%增速未来3年铁路有望迎来通车高峰,看好动车组招标回升及后服务市场,预测年均350-400列需求,估算2018年后服务板块增速26.3%以上。
 
  从中国中车的订单量上亦能获得业绩增长的数据支持。在新签订单方面,2017年中国中车新签订单额约3141亿元,较2016年新签订单额上涨约19.61%,2017年期末在手订单2434亿元,同比上涨约29.4%。
 
  业务整合加速推进
 
  中国中车在2017年年报中也透露出危机感。中国中车坦言,轨道交行业重大重组持续发生,行业集中度有所提高,加之铁路体制的改革深入和基础设施领域引入PPP模式,行业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轨道交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自重组以来,中国中车持续开展内部整合。3月29日,中国中车同步披露了董事会审议通过组建长江、齐齐哈尔两大货车子集团的消息。中国中车在2017年报中表示,两大货车子集团筹建,涉及10家子企业4.6万名员工的货车业务重组迈出实质性步伐。
 
  此外,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与中车兰州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顺利完成,中国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中车洛阳机车有限公司业务重组深入推进。中国中车在2017年年报中表示“随着相关业务重组整合,中车的改革正进入‘施工高峰期’”,着力解决决策、管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货车和机车在过去相对更新的比较少,或者说技术创新的含量不够高。”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孙章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铁路货运市场也将面临升级。
 
  天风证券交通运输行业分析人士也在3月6日发布研报称,铁路货运产能的释放空间大,一方面是因为高铁日益成为铁路客运的主要形式,客货混跑的普速线路上,过去客运对货运的挤压将会得到缓解;另一方面是铁路货运结构也将迎来调整,过去铁路货运主要服务于大宗,未来将更多服务于代表了新经济的高附加值产品。

分享: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