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靖云:深化市场体系改革是煤炭行业兼并重组的关键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9日

    本报评论员 李靖云
 
    近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出,2018年将是行业重组年,煤炭行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较重,将以推大基地、大集团建设为重,从中央到地方都将有兼并重组的新动作、大动作。前一段时间,媒体和市场一直在传,今年煤炭和能源行业将有进一步兼并重组大动作。煤炭行业协会的消息证实了这一猜测。那么,下一步兼并重组将怎么展开?
 
    2017年全国煤炭去产能1.5亿吨。如果今年继续这样的趋势,很可能2016年国务院制定的3到5年内煤炭去产能5亿吨会提前完成。对于一个煤炭占能源的比例长期接近70%的国家而言,这显示了中国发展转型的决心和信心。就中国能源工业而言,这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以禀赋条件论,中国的能源禀赋条件并不好,就算是储量最大的煤炭,目前探明储量年增长率也仅为2%左右。但中国能源生产规模非常非常大,2016年电力生产和煤炭生产都是世界第一,禀赋条件较差的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也位列世界第八和第六。而且,相对于2010年以来经济增长的稳步下行,能源消费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中国的能源应用总体效率一直在提高,但目前的每万元GDP单位能耗仍然远远高于美日,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看,六大高耗能产业长期都维持相当比例。这就出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中国先进技术越来越多,产业结构越来越优化,但高效率高技术行业淘汰不了低效率企业。以能源领域而论,中国的火电技术全球领先,毫不夸张地说,中国的电厂有最好的发电技术,一度电只需要耗费256克煤。但是,全国范围内,依然有火电厂每度电消耗900多克煤。换句话说,高效率的机组、高效率的企业淘汰不了低效率的企业,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
 
    造成这一奇特现象的原因很多,根本而言是市场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与其他产业不同,中国煤炭资源集中,但电力生产和消费则是区域性的。这导致了煤炭市场的全国化和电力市场的本地化。为了保证本地经济发展,地方都给予了特殊支持,特别是能源补贴方面,虽然在结构上偏重新能源,但煤炭石化能源方面的总量并未显著降低,2010年到2014年间,全国煤炭石化能源补贴仍然都在千亿元以上。这样的消费结构和补贴结构,导致煤炭和电力企业都有足够强的意愿扩大,既或是利润大幅度下降,生产仍然不停。
 
    从这个角度而言,2016年以来,国务院层面组织生产重组,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煤炭领域的兼并重组,意义重大。去年,神华与国电合并成立国家能源集团,实现煤电联营,强强联合,就非常典型。地方层面而言,山西省组建七大煤企,并且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控股14家上市煤炭生产企业,更可谓大手笔!预期今年不仅央企会进一步实现这类整合,陕西、内蒙、新疆等主要的煤炭生产省份也会陆续出台改革措施,进一步实现煤炭生产的规模化、清洁化和科技化。但从根本而言,行政化重组虽然有助于解决落后产能短期内清退的问题,却难以解决产业结构性问题,还会留下很多问题。而且,神华国电这样的上下游互补的重组空间也会越来越小。
 
    所以,就治本而言,深化煤炭市场交易体系建设才是关键。去年开始的“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市场定价机制应该进一步加强,把生产补贴变成环境补贴,通过市场机制加入。进一步加强煤炭、焦炭期货市场的引导作用,建立全国性的煤炭交易体系。特别是新合并的大型煤炭企业,更应积极地参与到交易环节,建立交易商习惯。
 
    当然,除了煤炭产业自身的改革、市场体系的完善以外,由于煤电的特殊关系,还必须重视电力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打破目前售电侧改革停滞不前的状态。真正建立独立的调度和交易机构、有效的输配电业务,建立集中交易为主的市场模式,实现售电市场的竞争开放。真正把终端市场的价格信号传递到前端领域。

分享: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