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熊锦秋:遏制市场操纵需杜绝利用他人账户行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6日

    配资中介提供的大量人头户,是不折不扣迷惑监管部门、掩护操纵者的烟幕弹。
 
  熊锦秋
 
  近期,央视记者和证监会稽查部门一起,历经数月摸查暗访,成功破获厦门北八道集团涉嫌操纵张家港行、江阴银行、和胜股份等次新股案,证监会作出没一罚五的顶格处罚。笔者认为,打击和遏制市场操纵,关键要清查赖以操纵的资金、账户这个源头。
 
  经调查,2017年2月至3月期间,北八道集团及其实际控制人组建操盘团队,利用300多个证券账户,采用频繁对倒成交、盘中拉抬股价、快速封涨停等异常交易手法,涉嫌操纵市场,涉案个股基本都是刚上市不久的小盘次新股。
 
  北八道集团的操纵资金和账户从何而来?答案是找配资中介,配资中介联系提供资金的人,提供资金的人把自己的钱和账户给配资中介,配资中介手下拥有近千个账户,每个账户金额从几十万到几千万元不等,可为操纵主体提供“精准”服务,提供资金的人得到约定收益,操纵超额收益则归北八道集团。也即北八道集团数十亿元的操纵本金并非自己的,数百账户也是配资中介提供。
 
  如果操纵主体只用自己的一个或几个账户交易操纵,交易所实时监控系统一眼就能识别,马上能发现并锁定操纵主体,使其此后的操纵行为难以为继。正因为有配资中介提供的大量人头账户,才使得要发现并锁定操纵主体,需要大量的排查工作,等到锁定操纵主体,其操纵行为也或已结束,对散户的伤害成为既定事实。因此,配资中介提供的大量人头户,是不折不扣迷惑监管部门、掩护操纵者的烟幕弹,如果说北八道集团是市场操纵主体,那么配资中介则为操纵主体提供了作案工具。
 
  《刑法》有“帮助犯”概念,是指没有直接参与犯罪,而是向实行犯提供帮助,使其便于实施犯罪的人;若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就以“从犯”论处,若被胁迫、则应以“胁从犯”论处。从犯通常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等情况。对照《刑法》,若证券操纵主体构成犯罪的,而配资中介也是在心知肚明情况下为操纵主体提供账户和资金,那么配资中介应属市场操纵的“帮助犯”、“从犯”,同样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当然《刑法》第27条规定,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惩处力度相对较轻。但配资中介的刑事责任或可免除,其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不能轻易逃避,对此应该强化法律问责。目前《证券法》等对市场操纵“从犯”还缺乏定义和规范,这方面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为市场操纵提供资金、账户的行为,应强化法律的高压震慑。
 
  与此同时,也应反思配资中介为操纵者提供资金和账户的行为为何行得通,有没有什么遏制办法。比如,2015年4月13日起A股市场全面放开一人一户限制,1个股民最多可在20家证券公司开设20个账户,这对增强股民权利、促进券商良性竞争有利,但另一方面也可能为庄家利用他人账户实施操纵行为提供了便利,能否对此想出两全之法,值得仔细斟酌。
 
  现在监管部门查明彼时“张家港行”连续涨停怪异走势是由操纵主体实施操纵行为而形成,但在目前的A股市场,与“张家港行”上市初期连拉涨停爆炒如出一辙的个股并不少见,有人将此归于游资在涨停板接力炒作,笔者对此不以为然,笔者认为其背后很可能存在与北八道集团类似的操纵主体,背后可能同样存在进行市场操纵的金融黑工厂,其运作模式甚至也是由配资中介为操纵主体提供资金和账户,对此必须严查,而不仅限于停牌核查。现在爆炒个股对“停牌核查”已经形成免疫力,多数个股复牌后仍然继续涨停爆炒,这甚至就是对监管部门的一种嘲讽,市场操纵的后果也可能进一步蔓延扩散。
 
  打击市场操纵,远不能止步于杀一儆百。市场操纵所获暴利巨大,比如北八道集团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疯狂获利近10亿元,暴利堪比贩毒,如果这种暴力型市场操纵行为被查处概率较低,后续市场主体就可能前赴后继实施操纵,为此监管部门对于无厘头连续涨停个股,应该尽快立案调查,排查市场操纵嫌疑,遏制不顾个股内在价值而陷入纯粹筹码式投机炒作,防范诱发市场波动风险。
 
  (作者系资本市场研究人士)

分享:

来源:证券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