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保险行业扶贫攻坚应在健全体系上下功夫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8日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对2018年的经济工作作出了明确部署。会议明确,精准脱贫攻坚战是今后3年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重点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精准脱贫攻坚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在这其中,本身就具有“扶危济困、雪中送炭”特征的保险业,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近日,保监会印发《保险扶贫统计制度(试行)》(下文称《制度》),统计内容包括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业务数据。《制度》的发布,旨在全面、准确、客观地反映保险业扶贫业务开展情况,为推进和深化精准扶贫政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数据显示,2016年,农业保险为2.04亿户次农户提供风险保障2.16万亿元,为4575万户次农户支付赔款348亿元,在重大农业灾害中成为农民恢复生产的重要资金来源;大病保险覆盖城乡居民10.1亿人,平均报销水平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1100万人受益,贫困人口补充医疗保险覆盖1000多万名贫困人口;农村居民和农民工的小额人身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000万人次,保障金额超过1.4万亿元。
 
  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仍有提升的空间。怎样守住扶贫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精准地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我们认为,保险业应在建立健全扶贫体系上下大力气。
 
  首先,大力发展保险扶贫保障体系。因灾返贫、因病致贫是农村人口特别是贫困群体面临的突出问题,农业保险、大病保险、小额人身保险、农房保险、巨灾保险等一揽子保险产品配合起来,才能将精准扶贫落实到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维护群众健康权益、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能为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提供切实有效的基本保险保障。
 
  其次,健全保险扶贫增信体系。贷款难、贷款贵是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而通过将保险引入扶贫金融链条,可以低成本盘活农户资产,帮助贫困人群更便捷地获得贷款,帮助贫困地区从“输血式”生存向“造血式”发展转变,推动信贷资源向贫困地区投放,推动产业脱贫政策落地。
 
  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保险扶贫投资体系。在监管层的支持下,保险业可以通过设立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以市场化的方式,专项用于贫困地区资源开发、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引导保险资金流入贫困地区,推动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
 
  要认识到,这些举措不但能够更好、更精准地让保险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作用,满足贫困地区不断增长且日益多元化的金融诉求,还能为保险业自身带来更多发展的空间。只有这样彼此促进,商业可持续的模式逐步建立,保险扶贫才能走得更实、更稳、更远。

分享: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