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中国经济时评:现金贷不能成为牛栏里的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11月07日

    针对近期由现金贷引发的争议,央行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包括现金贷在内的所有金融业务都要纳入监管,任何金融活动都要获取准入。

    央行的表态符合审慎原则。对于现金贷,必须正视的一体两面是:一方面,由于种种复杂原因,现实中确实存在着对于该种金融服务的需求,这种需求中的相当部分,甚至可能是必需的,因此对其不应施加过多道德批判式的苛责。最近某相关业务企业在美国上市,市值很快超过20多家A股上市的传统类金融机构,其实就已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至少投资者颇为认可这一市场。

    但是另一方面,现金贷这门“古老的生意”一经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迅速呈现出指数性的外延扩张,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现金贷整体规模已达6000亿~ 1万亿元,现金贷平台可能多达2000家以上,而在其野蛮生长过程中,利率过高、暴力催收、滥用个人信息等行业乱象不断爆出。

    “个体理性”不是现金贷(或者其他金融服务)见缝就钻的通行牌照。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理查德·塞勒的主要贡献,就是研究指出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决策是缺乏理性的,因此相关理论及规则需要立足于这样的基础去进行构建,并继而对“自我控制的缺失”给予恰当干预与修补。

    只要对这一理论稍加具体化,就可以再次证明金融监管的必要性。更不用说,如果任由现金贷无序扩张,其各种“套路”不仅会越来越频繁地侵害到私域内的个人福利,甚至还可能扰乱到公域内的必要规则与秩序,从而导致借款人以外的不特定多数人一并受损。

    金融领域无小事。现代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决定了不同业态、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孤立风险可以迅速交叉蔓延,很多事先看似毫无征兆的金融危机,事后才发现引爆自某个不为人重视的细小环节。这实际也正是为什么银监会主席郭树清上任伊始,就着重强调狙击金融乱象不能“牛栏里关猫”。

    “猫”虽然小,但也可能捅出大娄子,同时“猫”因其小,所以更易于钻出监管的笼子进而捅出大娄子。这种金融监管对象大与小的辩证关系,在技术环境日新月异、金融创新层出不穷的全新时代,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予以确认并投以关注,真正做到“不忽视一个风险,不放过一个隐患”。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实上,对现金贷施以适当、及时、必要的监管,对其自身发展也是一种良性的促动,因为金融业相比其他行业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其对信誉、信任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监管跟不上创新的步伐,那么因不信任而增加的交易成本将极大抵消掉由创新而降低的交易成本,而创新一旦无利可图,也就不再具有自发动力。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包括现金贷在内的一切金融活动,都不必、不应、不能成为牛栏里的猫。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责任编辑:郭豫亮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