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保障基金:探索流动性风险救助和差别费率制度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年08月29日
银行存管一直是投资人和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下发一年来,银行和平台的存管合作进度明显加快。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8月24日,已有广东华兴银行、江西银行、徽商银行和浙商银行等49家银行布局网贷平台资金直接存管业务,共有705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含已完成资金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的平台),约占同期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33.73%,其中有450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含上线存管系统但未发存管标的平台),占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总数量的21.53%。
在与平台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银行中,广东华兴银行与102家平台签订协议,继续位居榜首,占签约总数的14.47%;其次是江西银行,签约81家;重庆富民银行排名第三,签约45家;浙商银行和上海银行并列第四,分别签约43家,这五家银行签约平台数占签约总数的44.54%;其余银行分别签约1至42家。可以看出,目前城商行和民营银行为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的主力,并且存管指引出台后开展存管业务的银行明显增多,态度也更为积极,如重庆富民银行和海口联合农商行在指引下发后积极开展业务。
地域分布方面,全国已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分布在30个省市,不少省市平台存管签约实现“零”的突破。其中广东地区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仍为最多,有186家;其次是北京,有171家;上海和浙江排名第三和第四,分别有108家和80家。这四个地区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的平台数排全国前四,占全国已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平台总数的77.31%。这四个地区的P2P网贷平台数量较多且
经济较发达,并有地方性银行如广东华兴银行和上海银行涉足P2P网贷平台直接存管业务。
在这已签订银行直接存管协议的705家平台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含)-1亿元的平台最多,有295家,占总签约数的41.84%;其次是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平台,有217家,占已签订直接存管协议平台总数的30.78%;注册资本在1亿元及以上的平台数有189家,占比为26.81%;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下的平台最少,仅有4家。从中可以看出,已签约的平台注册资本基本在1000万元(含)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8月24日,共有450家正常运营平台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并上线,其中广东华兴银行完成上线的平台最多,有80家平台上线直接存管系统;其次是江西银行,有66家平台成功对接并上线直接存管系统;浙商银行排第三,有36家平台成功对接直接存管系统;恒丰银行和徽商银行分别排名第四和第五,分别对接上线34家和31家平台,这五家银行完成上线的平台总数占全国上线总数的54.89%;其余银行分别对接上线了1-30家。
“距离暂行办法出台正好一周年,银行存管由原来的高门槛,仅有少数平台对接银行存管到如今完成银行存管的平台呈爆发性增长,越来越多的平台完成银行资金存管对接,这与存管指引正式下发以及银行态度的转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未来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完成银行存管对接,银行存管也并没有之前那么难对接。”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梅表示,随着越来越多平台上线存管,投资人在选择平台,需认清银行存管的本质,不可过分神圣化银行存管,存管也并非是选择平台的唯一的标准,还需多方观察平台的资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