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 作者:赖锦洪 李毓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5日
区块链,是当下的热词。区块链技术也被称为分布式账本技术,能够让网络上的任何人安全进行交易结算,并且低成本实现资产的传输。它被认为是下一代云计算的雏形,有望实现从目前的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
过去3年,位于硅谷和纽约的区块链技术公司成了各风投基金竞相追捧的热门项目。麦肯锡的研究表明,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
3月15日,全国首单票链业务在赣州银行上线,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正式落户赣州。
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
近两年来,赣州市委、市政府不断解放思想,大力推进金融创新,以科技创新引领绿色金融和区块链金融,提出做大现代金融业,发展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加快发展股权基金、区块链金融公式和金融外包产业,进一步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加快打造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
作为地方法人银行,赣州银行按照“智慧银行”的发展思路,紧跟发展前沿,以开放和包容的理念拥抱互联网,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和科技投入,在深圳设立科技研发与互联网金融中心,作为“一体四翼”的重要“一翼”,利用大数据、VR、区块链、云平台等新兴技术,改造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着力打造金融科技银行,成为国内第一家试水区块链金融的城商行。
2016年11月8日,为加快赣州金融改革创新发展,深圳瀚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中金甲子(北京)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高景资本集团、赣州银行四方代表共同签署了《共建赣州“绿色金融和区块链金融”四方战略合作协议》,四方合作助力赣州打造区块链城市。四方合作协议的签订,标志着赣州市在区块链应用探索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基于区块链和互联网技术的票链,是一款新型票据融资产品。由深圳区块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基于客户所持有的银行承兑汇票,提供成本低廉、快速安全的融资服务,满足中小微企业客户的融资需求。全国首单票链业务,将由区块链金服、赣州银行联合发布,并由双方共建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
票链可以实现五个方面的优势:
●采用互联网模式——线上处理,高效便捷,资金最快当天到账。
●应用区块链技术——交易信息不可篡改,可追溯,诚信度高。
●银行票据托管——银行网点严控操作风险,安全可靠。
●后台集中处理——降低运营费用,节约企业融资成本。
●服务遍布全国——随时随地享受融资服务。
而且,票链业务操作流程简便、快捷,经平台注册、上传票据、银行验票后,资金即可到账。
2017年3月15日,全国首单票链业务在赣州银行上线,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正式落户赣州银行,标志着四方战略合作协议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主要服务于现有的票链平台,通过构建集中式的系统监控和综合展示系统,及时、准确、全面反映与掌握票链平台的系统运行状态,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对区块链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专项研究,输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赣州市乃至全国范围内其他区块链应用落地建立良好的示范效应。
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落户赣州,标志着一个从区块链、银行联盟到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集合平台,正在以创新的方式不断为中小微企业的票据融资提供互联网服务。
此次票链合作项目的落地,是赣州市运用智慧金融和区块链模式,打造区块链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助推赣州打好六大攻坚战,加快打造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性金融中心,为实现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相关链接
区块链的由来和发展历程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具有去中心化、信息高度透明、不易被恶意篡改、数据可追溯等特点。
2008年10月,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学者为区块链技术发表了奠基性论文《比特币: 一种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
2009年初,中本聪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挖出了比特币的第一个区块——创世区块(Genesis Block),并将当天泰晤士报头版一则关于救助银行的新闻标题写入创世区块,这也代表着比特币的诞生。
区块链可以理解为一种公共记账的机制(技术方案)。通过建立一组互联网上的公共账本,由网络中所有的用户共同在账本上记账与核账,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而之所以名字叫做区块链,是因为区块链存储数据的结构是由网络上一个个“存储区块”组成一根链条,每个区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网络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数据。随着时间推移,这条链会不断增长。
超越比特币,区块链技术发展先后进入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区块链1.0以数字货币为起点的相关应用,主要包括以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货币,是区块链技术目前最成功的应用。
第二阶段:区块链2.0由数字资产开启,可以被理解为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金融领域的运用。包括目前华尔街银行联合想要打造的区块链行业标准,提高银行结算支付的效率,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交易所积极尝试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股权登记、转让等功能。
第三阶段:区块链3.0将区块链应用的领域扩展到金融行业之外,由更广阔应用场景覆盖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在备案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物联网、教育应用和政府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使用。在各类社会活动中,实现信息的自证明,不再依靠某个第三人或机构获得信任或建立信用,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转效率。
区块链具有以下特征:
去中心化。由于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储,不存在中心化的硬件或管理机构,任意节点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均等的,系统中的数据块由整个系统中具有维护功能的节点来共同维护。
开放性。系统是开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区块链的数据对所有人公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接口查询区块链数据和开发相关应用,因此整个系统信息高度透明。
自治性。区块链采用基于协商一致的规范和协议(比如一套公开透明的算法)使得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节点能够在去信任的环境自由安全地交换数据,使得对“人”的信任改成了对机器的信任,任何人为的干预不起作用。
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经过验证并添加至区块链,就会永久存储起来,除非能够同时控制住系统中超过51%的节点,否则单个节点上对数据库的修改是无效的,因此区块链的数据稳定性和可靠性极高。
匿名性。由于节点之间的交换遵循固定的算法,其数据交互是无需信任的(区块链中的程序规则会自行判断活动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对手无须通过公开身份的方式让对方自己产生信任,对信用的累积非常有帮助。
当前,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也引起了各方关注和研究。2016年4月19日,全国首个区块链联盟——中国分布式总账基础协议联盟(ChinaLedger)在北京成立,是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的标志性事件。该联盟将结合中国金融行业业务特点和中国政策法规,共同研究符合中国特色的区块链技术。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