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开发商凭啥敢于公开失信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谭浩俊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6日

  一家企业能够成功关键要看其是否守信。信用不只表现在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交货数量等方面,更表现在商品质量、使用价值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信都可能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根据武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规定,新版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上要标明房源系毛坯房还是装修房。然而,武汉金地、武汉保利等楼盘以装修房价格备案,却打起卖毛坯房的主意,变相抬高房价。

  金地、保利可都是知名房企,它们也敢拿诚信开玩笑,玩变相抬高房价的把戏,可见房地产市场的乱象已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从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开发商在商品房的结构、面积等方面搞名堂,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为了利益最大化,开发商还会在绿化面积、容积率、停车位等方面玩把戏。现在,竟然发展到备案是一套方案,实际出售的是另一种房屋的地步。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一家企业能够成功关键要看其是否守信。信用不只表现在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交货数量等方面,更表现在商品质量、使用价值等各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失信都可能对企业形象产生不利影响。

  自房地产市场放开特别是进入“常热”以后,商品房短斤缺两的现象就随处可见。擅自提高容积率、减少绿化面积等行为,本应受到严厉处罚。一些地方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却暗中包庇开发商。开发商的胆子自然越来越大,花样越来越多。

  回到武汉这起事件,有关方面对开发商失信行为的处理,仅仅止于让开放商与购房者补签装修合同,而没有依据相关规定对开发商进行处罚,如此,怎么达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呢?

  眼下正处于房价调控力度加大的时刻,市场也趋于冷静。开发商为了自身利益,一定会想出更多花样。如何防止开发商损害购房者利益,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多动脑筋、多投入精力,加强处罚力度,切不要以罚酒三杯的心态对待开发商的违规行为。不然,市场就永远别想规范。

分享: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