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给农民的秸秆找到消化出口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环保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检测数据显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期间,环境卫星共监测到秸秆焚烧火点756个,其中,黑龙江省就有580个火点。环保部会议认为,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冬季燃煤采暖和秸秆焚烧排放是导致区域性大范围重污染的“元凶”。

  禁烧秸秆17年之后,仍然出现这种情况,面对社会各方关注,地方政府应该反思是治理方式出了问题还是态度出了问题。

  说到焚烧秸秆,首先应当关注两个概念,即“禁烧”与“治理”。前者重在堵,后者重在疏。“疏”的办法,就是给农民的秸秆找到消化出口,将农民眼中的“废品”变成可利用的资源。秸秆可以做肥料、饲料、食用菌基料,还可以做发电厂的燃料和工业酒精等。但推进这种转化,需要政府部门做很多工作。这些工作如果不做或做得少、不到位,一味“禁烧”,结局肯定事倍功半。

  其实,黑龙江省近几年在禁烧秸秆方面没少做工作。去年11月23日,该省曾下发《做好秸秆禁烧工作紧急通知》;今年10月13日,又发布《关于建立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禁烧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这些通知主要强调“劝阻”“制止”“依法处理”,但事实证明,这些手段是无效的,治理焚烧秸秆的问题,如果只靠“堵”,政府下发再多的“紧急通知”都可能无济于事。

  说到底,无论采取什么手段,考验的都是地方政府的行政管理能力。行政管理,更大的内涵是服务。这在治理秸秆焚烧上体现得非常充分:如果为农民做好秸秆消化的服务,谁还会去顶风烧秸秆?(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涤明)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