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11日
翟桂溪作(新华社发)
点 评 贵州省日前发布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率先启动试点工作,探路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困局。这一探索具有积极意义,但关键还在于落实。比如,如何完善环境诉讼规则、如何确保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好钢用在刀刃上”、如何监督企业履行赔偿责任等等,对于相关部门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只有将“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谁损害谁埋单”的原则落到实处,才能让天更蓝、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时 锋)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