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近日,陕西省延安市民马先生和朋友在某酒店吃饭,带啤酒进去时,服务员并没有告知要收“开瓶费”。待结账时才发现,其中有100元的“服务费”。该酒店负责人表示,按照酒店规定,啤酒是“按件”收取“开瓶费”,“一件”啤酒收50元,服务员没搞清楚,多收了“一件”啤酒的服务费。
【短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已叫停了餐饮行业存在已久的“包间最低消费”“开瓶费”等,最高法也在司法解释中规定饭店禁止自带酒水是霸王条款。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乱收费依然屡禁不止。究其原因,主要是饭店收取“开瓶费”的违规成本太低,对餐饮机构起不到任何遏制作用。无论消费者采取何种方式维权,最终也只是拿回“开瓶费”了事,饭店并不需要付出其他的成本,久而久之,也就有恃无恐了。因此,对于这种行为,必须加大处罚力度,广大消费者也要对“开瓶费”勇敢说“不”。(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