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机器人产业须拒绝“短平快”模式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25日

  机器人正火。自2013年以来,中国已连续3年蝉联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市场。28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将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作为重点发展的行业,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机器人相关产业园超过40个。美的、海尔等传统制造业企业,阿里巴巴、百度等新兴互联网企业,都斥巨资投入机器人领域。中国的机器人相关企业数目已多达数千家。

  这种红火程度让人想起互联网。从本世纪初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网络时代中,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财富分配。很多人乐观地认为,机器人是第二个互联网,它将造就更多财富神话。但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上,记者不止一次地听到机器人领域大咖表示:机器人不是互联网,面对机器人的这一轮热潮,要保持冷静和理智。

  首先,机器人技术远未完善。涉及的各项技术比互联网难得多,需要组建多学科体系的优秀人才团队,整合软硬件方面的不同知识,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

  其次,机器人市场需要耐心。庞大的研发团队,漫长的研发周期,意味着巨大资金投入和很高的投资风险。未来的机器人时代,洗牌的频率和幅度将比互联网时代更快更大,机器人创业公司存活下来不易,垮掉却很容易。

  尽管机器人产业风险大,但机遇也大。机器人是正在到来的智能制造时代的技术支柱,也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和可持续发展难题的明日之星。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无不将机器人纳入国家战略,正说明其前景远大且举足轻重。

  现在,我国机器人产业虚火之后藏隐忧,超九成企业年产值在1亿元人民币之下,同国际机器人领先企业相比差距较大,难以支撑未来产业规模化的发展目标。大部分企业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产品主要集中在三轴、四轴的中低端机器人,核心技术依赖进口。

  要改变这种现状,就不能将机器人视作第二个互联网,不能在机器人领域延续网络时代的短平快掘金模式,而应着眼长远。政府需要谨慎发放补贴,做好战略规划,将资金集中投入核心领域,支持研究机构解决共性关键问题,减少低水平重复浪费。

  当前,全球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这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重大机遇。我们期待着中国机器人产业减虚火、求实效,踏实进取、赶超先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佘惠敏)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