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期货怎么玩出新花样?风险对冲做闭环
来源:界面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保险领域从不缺乏创新,生于场景长于场景的保险可以结合任何领域玩出任何花样,最近保险+期货+互联网也有了新的合作模式落地。
10月中旬,人保财险和九州证券的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出炉,这是一个“保险+期货+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玩法很新颖。具体来说,是保险公司、农户、期货公司或者券商等主要三方的一个合作闭环,意义在于分散风险。
整个闭环的逻辑是:保险公司基于期货市场上相应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开发农产品价格险;农民或农业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公司的农产品价格险,确保收益;保险公司通过购买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或者证券公司的场外看跌期权产品进行再保险,以对冲农产品价格下降可能带来的风险;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或证券公司在期货交易所进行相应的复制看跌期权操作,进一步分散风险,最终形成风险分散、各方受益的闭环。
这里涉及到的两个产品一是农产品价格险,另外一个是场外看跌期权。农业价格保险是以农户生产的农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动为风险责任,当农户收获或出栏的农畜产品上市时,市场价格低于保险合同事先约定的保障价格,由保险人赔偿市场价格与保障价格差价损失的保险。场外看跌期权,是场外衍生品业务的尝试。
据九州证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九州证券联合人保财险北分,在大连商品交易所组织的‘保险+期货’创新试点项目申报评审中成为唯一一家通过证券公司复制期权进行再保险的入围项目。”具体操作方式上,九州证券通过向人保财险北分提供期权产品对保单进行再保险服务,收取部分保费作为期权费作为风险补偿。
据界面新闻了解,没有上述新玩法前,保险公司只能通过传统再保险的方式对冲价格风险。在新的玩法下,券商的主要风险为市场风险,当标的资产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会增加复制期权的难度和成本。控制的方式主要是根据正确的定价模型合理确定期权费,严格按照对冲模型进行实时对冲。
在这个新玩法中,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行业的结合,从信息传递、技术保障、产品设计(目标保价保险、保单质押融资、农机租赁、贸易等)和终端使用等不同环节帮助金融机构节约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成本,提升了交易效率,提高数据准确,也使“保险+期货”这一金融创新内涵进一步丰富,成为“保险+期货+互联网”的金融协同支持的新模式。
据了解,目前,上述模式已分别通过大连商品交易所“保险+期货”玉米试点项目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保险+期货”项目审批。九州证券相关负责人向界面新闻透露称:“交易所场内有的期货品种现在都可以做。目前已有玉米,大豆,棉花,白糖,鸡蛋等5个品种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