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广东保监局披露保险消费投诉典型案例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25日

    日前广东保监局披露了两大保险消费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及服务时应认真研读相关保险条款;在购买保险产品后,要关注保险公司的服务是否到位,如是否接到电话回访、是否按时收到保单状态报告或红利通知书等。
 
  案例1:知悉保险条款,避免销售误导
 
  2014年佛山市民彭某在参加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大沥支公司产品说明会时购买了一份分红险。经查,销售人员利某在介绍保单收益、保单贷款时存在“虚假宣传、夸大收益”等误导的行为。广东保监局依法对该销售人员及相关保险公司进行了处罚。
 
  该案例提醒保险消费者,在购买保险过程中,保险合同是表述消费者权益范围内容的唯一载体,一切口头介绍行为仅为辅助行为。保险消费者在选择产品及服务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在销售人员介绍主要内容后,还应认真研读相关保险条款。特别是对合同收益等,消费者可通过要求销售人员提供纸质说明资料或予以写明用作凭证,以便日后存在争议时用作维权。
 
  案例2:确保通讯方式准确,及时接受保险服务
 
  2012年5月,投保人黄某投保了一份XX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至爱无双终身寿险(万能型)”。经查,该保险公司对该保单存在不按规定进行电话回访的情况:新华人寿对该保单进行回访的电话号码实际是新华人寿业务员廖某的手机号码,且回访成功日期超出10天犹豫期。目前广东保监局已对该公司依法采取了相应的监管措施。
 
  按照保险相关法规,保险公司应在犹豫期(投保人、被保险人收到保单并书面签收日起10日内)内对投保人进行电话回访。对于分红险、万能险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保险公司还会每年向投保人提供红利通知书或保单状态报告。按规定进行回访和提供红利通知书或保单状态报告是保险公司的重要服务内容,也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
 
  因此,作为保险消费者,要关注保险公司的服务是否到位,如是否接到电话回访、是否按时收到保单状态报告或红利通知书等。如有异常,要及时联系保险公司,随时掌握保单状况,保护自身权益。同时我们也提醒保险消费者,投保时一定要确保投保单上有自己真实的电话号码和联系地址,一旦电话、地址有变,要及时通知保险公司变更,确保能及时接受保险公司的后续服务。
 
  南方日报记者 郭家轩

分享:

来源:南方日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