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在晋落地 最高可享100万保障

来源:山西晚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7月07日

    7月1日,山西太原,全省首单“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正式生效,该保单由人保财险山西分公司承保,保单于2016年7月1日0时起生效,保险期限1年。该保单的正式落地签发也意味着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在我省的正式落地。今后,山西居民只要花上几十、上百元元就可以给自己的房子投保一份最高100万元保障的地震保险。
 
    那么,地震险到底怎么买?什么情况下能获得理赔呢?
 
    7月1日,保监会宣布,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正式全面销售:运行初期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宅的基本保额分别为5万元和2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发生4.7级(含)以上且最大烈度达到VI度以上的地震及次生灾害,可获得赔偿;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45家险企的官网、网销平台、营业网点都有销售,产品统一;损失分层方案设定总体限额,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财政支付承诺等构成分担主体。
 
    A “地震保险”来了初期至多可赔100万
 
    一直以来,地震都属于各家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范围。记者翻阅多家财险公司的家庭财产保险,条款中明确规定,“地震、海啸及其次生灾害”列为除外责任。省城一家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记者,公司此前并没有单独的地震险,一般的家庭财产险中,地震不属于保险责任。
 
    不过,从7月开始,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失也可以获赔了。7月1日,保监会宣布,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产品正式全面销售:运行初期城镇和农村居民住宅的基本保额分别为5万元和2万元,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发生4.7级(含)以上且最大烈度达到VI度以上的地震及次生灾害,可获得赔偿;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45家险企的官网、网销平台、营业网点都有销售,产品统一;损失分层方案设定总体限额,由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财政支付承诺等构成分担主体。
 
    对于山西的消费者来说,7月1日起,包括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在内的40余家保险公司同时开始销售地震险。市民高先生表示,以前的家庭财产险主要保障的是家电、家具、装修等,比如楼上漏水泡了家具,小偷入室偷走了金首饰等,但是跟地震相比,这些财产只能算是“小钱”,一旦发生地震,价值上百万的房屋倒塌谁来赔?所以,地震险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山西,地震险的费率并不高,花百八十元买上一份,就能保个安心。
 
    对于目前100万元的最高限额,有保险人士认为,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巨灾风险的特点、中国的国情以及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来确定的。任何一个国家在巨灾保险制度建立初期,赔偿限额都相对低,其后再根据保险基金的不断积累、制度的不断完善而提高补偿限额。
 
    B 住房最多只能投一次分为3档分档理赔
 
    记者了解到,地震之所以一直排除在保险公司保障责任范围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地震带来的巨大损失让保险公司往往难以承受。
 
    有数据显示,2008年汶川地震,保险理赔金额仅仅占到经济损失的0.2%,较国际巨灾保险赔款占经济损失的30%-40%标准还有很大差距。除了我国民众的投保意识及风险意识较弱,商业保险对于巨灾损害的承保动力不足,也使得巨灾保险体系的推进面临很大挑战。
 
    对此,人保财险山西省分公司工作人员表示,为破解这一难题,2015年4月,“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共同体执行机构和首席共保人,牵头40多家共同体成员公司整合行业承保能力、共同参与损失分担,并且按照投保人、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地震巨灾保险专项准备金、财政支持等五层设计来进行承保。
 
    不过,需要消费者注意的是,一套住房只能承保一次,投保人可以通过共保体成员公司销售网点、官网等方式进行投保。
 
    那么,地震巨灾保险到底可以保什么?怎么赔?记者了解到,住宅地震巨灾保险的保障对象是保险单中载明地址内的住宅及室内附属设施,不包括室内装潢、室内财产及附属建筑物。室内附属设施指固定于房屋内部的供暖、卫生、供水、管道煤气及供电设施。
 
    在保险期间内,当发生破坏性地震[国家地震部门发布的震级M4.7级(含)以上且最大地震烈度达到Ⅵ度及以上的地震]震动及其次生灾害(海啸、火灾、火山爆发、爆炸、地陷、地裂、泥石流、滑坡、堰塞湖及大坝决堤造成的水淹),造成保险标的中等破坏或严重破坏的(破坏程度由《国家建(构)筑物地震破坏等级划分标准GB/T24335-2009》确定),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进行赔偿。
 
    理赔时,以保险金额为准,并根据破坏等级分档理赔:破坏等级在Ⅰ-Ⅱ级时,标的基本完好,不予赔偿;破坏等级为Ⅲ级(中等破坏)时,按照保险金额的50%确定损失;破坏等级为Ⅳ级(严重破坏)及Ⅴ级(毁坏)时,按照保险金额的100%确定损失。确定损失后,在保险金额范围内计算赔偿。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相关产品的条款费率并不统一,而是按照地区地震风险高低、建筑结构不同等因素,确定不同的保险费率。具体而言,保费计算公式是基准保额乘以费率,费率会根据区域和房屋结构来调整高低。
 
    C 巨灾保险酝酿10年“破冰”为何落在“地震保险”
 
    事实上,早在2006年,保险业已经开始呼吁加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政府部门也开始组织相关研讨,酝酿建立巨灾保险制度,但一直未取得实质性突破。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商业保险市场,但在巨灾面前却仍然很初级。
 
    对此,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曾说,巨灾保险跟一般的商业保险不同,巨灾保险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如果按照商业化运作,保险价格往往很高,群众买不起;但是如果价格过低,灾难发生以后,保险公司又赔不起。
 
    今年5月16日,中国保监会与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建立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制度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酝酿10年之久的巨灾保险制度将以地震保险为突破口落地。7月1日零时,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正式落地,这标志着巨灾保险在10年后终于“破冰”。
 
    事实上,在发挥保险应对灾害事故上,我国近些年一直在探索实践,例如云南、四川地方巨灾保险试点相继启动;宁波“灿鸿”“杜鹃”台风保险赔付8000万元,广东“彩虹”台风保险赔付7.5亿元;“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保险赔付7380.6万元。
 
    2015年8月20日,我国启动了首个地震保险专项试点——云南大理州政策性农房地震保险试点,在2015年10月30日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发生5.1级地震后,完成“首单”赔付,共计753.76万元,有了一定的经验。
 
    至于为何首先选择地震保险作为突破后,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我国灾害种类繁多,地区差异显著,一步到位建立涵盖多灾因的巨灾保险制度难度较大。而地震灾害分布广泛、损失巨大、关注度高,且地震巨灾保险是国际巨灾保险制度的主要模式之一,巨灾保险首次落地选择地震灾害为主要灾因,城乡居民住宅为最重要的财产保障对象,符合我国的实际。
 
    实际上,地震保险是巨灾保险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保监会此前规划,建立我国巨灾保险制度分三步走:第一步,2014年前完成巨灾保险的专题研究,明确制度框架;第二步,2017年年底前,完成相关部署工作,推动出台《地震巨灾保险条例》,建立巨灾保险基金;第三步,在2017年至2020年,全面实施巨灾保险制度,并将其纳入国家防灾减灾体系当中。
 
    记者 薛皓中

分享:

来源:山西晚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