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国内保险 >> 正文内容

部分银行代销保险仍违规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24日

    本报讯 (记者魏新伟)纯收益、无风险、保本保息、固定收益……记者近日走访市区部分银行发现,虽然银监会《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发布实施已月余,保监会亦三令五申规范保险销售,但一些违规宣传仍见诸银行保险产品。
 
    今年5月13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针对近年来出现的误导销售、未经授权代理销售、私自销售产品等问题开出“药方”。《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的通知》规定,银行应加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对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只能向客户销售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代销产品;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商业银行要告知客户代销产品的发行机构和产品属性等信息,充分揭示代销产品风险,不得采取夸大宣传、虚假宣传等方式误导客户购买产品;商业银行不得将代销产品与存款或其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混淆销售,不得违背客户意愿将代销产品与其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不得为代销产品提供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担保等,不得允许非本行人员在银行网点从事产品宣传推介、销售等活动。
 
    然而,记者在市区一些银行网点走访时发现,尽管上述规定已实施月余,部分银行并没有严格执行。6月14日,在市区劳动路上一家商业银行,记者看到,银行在电子宣传板上推介“纯收益无风险银保理财”,用醒目的字体细化了投资金额、年限与收益,用的词是“零存整取”,3000元起存,前三年每年存1万元,每年返利1000元,第四年、第五年不再存还每年返1000元,五年期满后可得本金3万元以及返利5000元,“保本保息、固定收益”,宣传相当诱人。记者将此宣传板拍照发布在微信朋友圈中引来诸多非金融界朋友的追问,原来是想投资这款产品的,但当记者说明这是保险产品后,这些朋友均回复“不买”。朋友圈中的金融界人士直言,银行保险违规宣传,原因在于类似期缴银保产品手续费高,银行及销售人员有利可图。记者在另外一些银行网点也发现,不少银行宣传保险产品使用“存”“息”等存款字眼。
 
    事实上,保险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治理销售误导问题。河南保监局早在2011年11月28日就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通知》,大力规范银保业务,杜绝误导现象。
 
    保监局通知规定,商业银行应使用保险公司统一印制的保险产品宣传资料,严禁擅自印制银保产品宣传资料或制作宣传展板,严禁在销售网点摆放违规银保宣传资料;商业银行销售人员在宣传介绍保险产品时,应全面客观地按照保险条款将保险责任、责任免除、退保费用、保单现金价值、缴费期限、犹豫期等重要事项明确告知客户,严禁使用“存款送保险”“高利息存款”等误导性陈述,严禁使用“存”“利息”“零存整取”等词语将保险产品与储蓄相混淆,严禁承诺无法保证的分红、收益;保险公司在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时应全面介绍保单利益、费用扣除等内容,不得夸大收益;严禁诱导销售,商业银行网点及其销售人员不得以中奖、抽奖、送实物、送保险、产品停售等方式进行误导或诱导销售;保险公司不得向商业银行提供奖品供网点向投保人赠送。
 
    业内人士表示,市民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时,不要被销售人员的花言巧语欺骗,一定要分清保险、存款和理财产品的不同,购买适合自己的产品。

分享:

来源:平顶山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