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在全国首创险资支小新模式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梁启盛 刘殿生 廖福玲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24日
树木葱茏,青翠欲滴。3月23日,大余县河洞乡农户吴芳寿采购的3000多棵杉树苗已经运回来了,等天气转好他就打算去栽种树苗。吴芳寿承包了2000多亩林地,他告诉记者,县里的润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让他获得190万元保险资金,解决了资金难题,这笔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树苗和修建道路。
像吴芳寿一样,全市有11户农户通过“险资入赣南”获得了发展资金。定南县第一人民医院、信丰县五洋水电站也通过保险资金解决了后期设备购置等资金难题……这些“三农”和民生项目的顺利推进,都得益于“中国人保支农支小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赣州小贷)”。这是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亮点,也成为全国首创通过交易所平台实现保险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的创新模式。
据了解,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系列指示精神,中国保监会出台了《保险业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保险业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以创新方式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并鼓励赣南苏区进行保险资金支持“三农”及小微企业试点。由赣州市金融工作局主导、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设计提出的支农支小交易所资产包模式,成为中国人保集团支农支小业务在赣州试点的首推方案。
去年12月24日,“中国人保支农支小项目资产支持计划(赣州小贷)”获得中国保监会书面批复,项目总规模为5亿元,分多期进行,第一期规模5000万元资金于今年1月在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完成交易。
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秦平介绍说,支农支小交易所资产包模式由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资产管理计划募集保险资金,用于购买在江西赣南金融资产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资产收益权,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渠道将保险资金定向投放至“三农”及小微企业,从而实现保险资金支农支小目的。
秦平认为,险资支农支小项目通过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地方既有平台和保险的资金融通功能,开创了保险资金支持小微企业的新模式,进一步提升了保险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