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南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6年03月07日
近日,赣州鑫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赶制新产品。该公司去年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后,生产订单和销售业绩双双刷新高。
近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查看设备运转情况。
□郭丽军 记者徐金侦 文/图
“新三板”挂牌企业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日前传来好消息,该公司近期通过融资获得了近亿元资金。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众多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鼓励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上市等方式进行融资,成为赣州经开区帮扶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
赣州经开区第一家挂牌“新三板”企业——赣州圣尼特遮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户内外遮阳产品的公司。2015年,该公司欲申请挂牌“新三板”,赣州经开区财政干部仔细核实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纳税情况,还帮助协调解决该企业反映的关于办理税收、消防、环保等部门的验收问题。在相关部门的悉心帮扶下,该公司于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2015年,赣州经开区共有4家企业成功挂牌“新三板”,“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居全市之首。
1
资金“及时雨”——信贷通滋润园区企业
赣州嘉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稀土有色金属冶炼制造的企业。2015年末,企业要扩大生产规模,资金周转出现困难。赣州经开区及时与银行对接,为该企业办理了“财园信贷通”贷款。该公司总经理邱健明说:“我们申请的300万元‘财园信贷通’贷款及时到位,解决了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
工业兴则经济兴,经济兴则财力强。赣州经开区现有工业企业429户,其中内资企业398户,外资企业31户。面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题,赣州经开区深入园区企业调研,积极开展帮扶,宣传“财园信贷通”政策。截至去年12月,赣州经开区“财园信贷通”惠及中小企业328户,累计发放贷款金额13.93亿元。
“不仅如此,我们还给园区内32家企业办理了‘小微信贷通’,推荐放贷金额5200万元。”赣州经开区财政局局长吴小梅说。
2
四两拨千斤——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
当前,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不少地方财政增收乏力,加之政府依靠举借债务发展经济能力受限,单纯依靠财政投资支持经济发展的动力明显不足。
为充分发挥和放大财政资金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撬动社会资本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赣州经开区积极探索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新模式,寻求政府资源资本化运作新路径,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放大效应,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2015年,赣州经开区与北京智德胜投资公司共同设立总规模15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其中首期规模为5亿元,通过股权投资,帮助企业改善经营,发展壮大。同时,为解决中小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赣州经开区与赣州弘禹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1∶3的比例共同设立贷款还贷基金,首期规模为2亿元,去年末就为2户企业解决过桥资金2000万元,解决了企业续贷、还贷资金紧张的问题。
“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来得更实在。”赣州康加晖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焙元感慨道。
3
保驾护航——金融举措保障有力
“在得知我们希望尽快落实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按地方留成部分5年内奖励80%给企业等优惠政策的意愿时,财政干部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及时为我们拨付了资金,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政府为企业减负的力度。”近日,江西金立永磁科技有限公司行政负责人吕峰说。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众多企业发展壮大的瓶颈。“从‘造血’功能出发,增强其内生动力,企业自身才有发展。”吴小梅说。
为攻克园区企业融资难题,赣州经开区制定出台了四项金融保障措施,一是建立还贷周转金制度,总规模为5亿元的贷款还贷基金,已经为赣州康加晖实业有限公司、江西恒玖时利电传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解决过桥资金2000万元。二是建立银行抽贷、断贷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对市场前景好,暂时有困难的企业,实行不抽贷、不断贷,金融机构对工业企业抽贷、断贷额超过500万元以及企业未到期贷款抽贷超过50%的,银行需及时向财政部门报告,财政部门协调有关金融机构给予帮助支持。三是建立问题企业贷款协调处置制度,对问题企业的银行贷款问题,由赣州经开区财政局或发放贷款最多的银行牵头,按照“市场化处置、协调一致、进退共赢、银政合作”的原则,化解企业到期债务危机,鼓励银行对破产重组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四是建立金融诉讼案件快速处置机制,在赣州经开区法院新设或指定专门的“金融法庭”,建立与法院常态联系与信息交流机制,有效维护金融秩序,为企业顺畅融资提供保障。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