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在启动新“钢需”中提质增效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15日

  破解钢铁业的发展难题,必须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按照专家估算,目前我国粗钢产能过剩至少2亿吨。在目前市场低迷、企业困难加剧的情况下,有必要在需求端推出积极举措,鼓励支持有竞争力的钢铁企业拓展市场,进而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升级一箭三雕的效果。

  从扩大需求角度看,钢铁业仍有不小的空间和潜力。就国际市场来说,“一带一路”建设,为钢铁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扩大产品出口提供了机遇。而在国内,尽管传统用钢行业需求下滑,但是转型升级中也不乏新的增长点,钢结构建筑就是其中之一。

  钢结构相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并能减少建筑垃圾、形成资源储备,符合绿色建筑发展方向。数据显示,美国等发达国家钢结构建筑普及率在40%以上,我国的这一占比仅约为10%。差距就是潜力,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对于缓解钢铁产能过剩局面,促进上下游行业可持续发展颇具意义。

  从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早就提出,推广钢结构在建设领域的应用。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提出,开展钢结构建筑试点。随着政策发力,钢结构建筑经过试点示范之后,有望在大规模棚改和抗震安居工程中得到推广,这将大大促进其在民用建筑领域发展,有效带动钢材需求。

  从产业层面看,随着钢价的下跌,钢结构建筑造价较普通建筑偏高的成本障碍已经消除,但是上下游行业的对接工作仍待加强。建筑业乃至开发商、用户应充分认识钢结构的优点,积极接纳并支持这一新生事物。谋求市场突围的钢铁业,更应充当推广钢结构的“促进派”。一方面,与建筑设计、应用方加强合作和沟通,推动钢材使用的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修订,完善钢结构和建筑用钢标准体系;另一方面,钢铁企业要从产品制造商向材料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深入研究建筑业需求,在不断提高产品品质的同时,持续提供应用指导与服务,让下游用户用得上用得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雷)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