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 正文内容

保骉车险落地:最快本周覆盖6区域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10日

    客户获取主要通过互联网,定位为热爱网购用户
 
  来源:南方都市报 2015年11月10日 版次:GC03 作者:周亮 梁小婵
 
  上周五,平安财险及众安在线推出的“保骉车险”,正在迅速落地。南都记者昨日从众安保险获悉,“保骉车险”目前已在商业车险改革的重庆开展了业务,预计其他5个车险费改试点地区的相关业务最快本周开通。据披露,更多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将随着未来费改节奏,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全国。据众安保险昨日对南都记者披露,保骉车险的客户基本定位是热爱互联网、热爱网购的用户。客户获取方面,亦主要通过互联网渠道。
 
  最快本周覆盖6大试点区域
 
  平安财险与众安保险打造国内首个互联网车险品牌“保骉车险”,近日已开展业务。南都记者昨日从众安在线获悉,“保骉车险”首单客户是为80后的爱网购的时髦女性。
 
  事实上,众安保险对南都记者表示,目前保骉车险的产品都是基于保监会现有的框架进行。首单产品在重庆的落地标志着保骉车险O 2O模式全流程的跑通以及落地的可行性;重庆未来将作为车联网创新基地和样本,在重庆之后,该产品的试点将推广到其余5个费改试点;更多定制化的产品服务将随着未来费改节奏,在此基础上逐步推广到全国。
 
  据众安保险披露,在重庆之外,其他5个费改地区最快于本周开通。而南都记者获悉,中国保监会近日发出通知,决定在天津、广东等12个地区启动商业车险改革第二批试点工作。随着费改完成,第二步将允许保险公司开放定价,这将允许车险自主定价。
 
  O2O共保:线上与线下串联
 
  平安与众安的合作,其挑战性与创新性让业界瞩目。众安保险C O O许炜近日表示,众安与平安的合作,从讨论合作的可能性、模式确立以及最后的系统对接,是从去年年底开始,至今已超过一年的时间。
 
  众安与平安已经选择摸索O 2O共保的模式。而如何在车险业务中进行线上与线下的串联,形成联动的商业模式?许炜称,在O2O合作模式中,众安更多承担线上的角色。作为中国第一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很多业务领域都在互联网上,更愿意做一些基于大数据、用户运营方面的工作。平安业务涵盖线上与线下,而在与众安的合作模式中,平安提供了多年的服务网络。
 
  而在保骉车险里面,共保模式的操作分为三部分,即系统互通、风险共担以及数据共享。对于平安的理赔优势,平安产险车意理赔部总经理林晟则表示,2013年就开始对新的理赔模式进行探索。2015年的1月份已经成功上线的新流程,开创了多通道组合式的理赔流程。
 
  打造新的车险生态链
 
  保骉车险拟在打造新的车险业务生态。在整个保骉车险产业链中,技术创新还将扩展车险相关业务的外延,衍生出新形态的保险服务。“保骉车险在未来将成开放式的全方位车险服务平台,对接不同的互联网场景,并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开发出更多的保险产品,构造整合线上线下服务的车险产业链。”众安保险C O O许炜认为,未来可以根据OBD(车载诊断系统)的行车信息撰写用户使用报告,为二手车质量认证提供新的标准,把二手车认证保险等纳入到业务版图中来。
 
  同时,可以通过嵌入场景的营销方式,将车险与众安的碎片化保险相结合,实现保险业务和金融业务的有机整合。例如,众安保险之前推出的根据行走步数定保费的“步步保”健康险,就可与车险挂钩,进行主动、积极的事前预防,降低风险的发生。据披露,目前,保骉车险推出的“好车主好服务”,即通过O BD收集车主信息、根据大数据筛选出驾驶习惯好的车主,向他们推送洗车、养车、用车等车生活增值权益,鼓励用户提升信用和驾驶习惯。
 
  “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O BD等技术为我们甄选出好车主,精准化地推送增值权益;另一方面,我们也希望通过OBD技术的发展,能够让更多车主升级到好车主行列,享受好的驾驶习惯所带来的益处。”众安保险车险事业部总监宋玄壁透露,我们并不是筛选客户,我们的初衷是希望与车主共同成长,从被动赔付变成主动预防,从而源头上保障全社会的出行安全。

分享:

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张春明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