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创新驱动发展 为广东插上翅膀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张涨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12日

  创新驱动发展,尤其要注重人才和智力支持。其一,广东诸多高水平大学,是创新发展、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其二,广东还积极引才引智;其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成为打通产学研链条的“奇兵”。

  近年来,广东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多个方面交出了亮眼成绩。要进一步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唯有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再下苦功。一串数字可以说明,广东提前布局所取得的丰硕成果:《2014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显示,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第二,创新的经济绩效、企业创新能力等指标领先全国;去年全年研发经费支出超1600亿元,占GDP比重提高至2.4%;技术自给率达70%,接近创新型国家(地区)水平……省委书记胡春华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关系广东长远发展的关键一仗,是我们必须打赢的关键一仗。”

  创新驱动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去年6月,广东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这是全国第一个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纲领性文件。随后,又拿出了《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R&D/GDP目标的解决方案》等配套政策,明确了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参照指标等细化方案。今年1月,广东省委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广东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战略、总抓手。与此同时,广东省政府2015年的1号文就是《关于加快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推动创新“精准发力”,提出创新券补助等多个国内首创政策。政府重视和政策引领,为广东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带来了优渥的“政策红包”。

  创新驱动发展,尤其要注重人才和智力支持。其一,广东诸多高水平大学,是创新发展、科技进步的动力源泉。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创新能力,省一级财政资金还专门拿出50亿元扶持资金。不仅如此,省政府1号文中还发布了诸多针对高校科研机构的“松绑性”政策,例如赋予高校科技成果自主处置权、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激励机制等。其二,广东还积极引才引智,通过“珠江人才计划”引进91个国内外高水平创新科研团队,集聚高层次人才750多人,吸引各类人才5000人。其三,一批新型科研机构成为打通产学研链条的“奇兵”,如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东莞华中科技大学研究院等,集合政府、高校、企业多方力量,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创新综合体”。

  创新驱动发展,最终要靠企业主体落实。政府大力推动创新,但必须依靠企业和市场,才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效益。一方面,广东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近年来不仅实现了生产方式的转换——如“机器换人”在多家大企业全面铺开,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还提升了终端产品的科技含量,智能家电、物联网技术、装备制造乃至机器人研发本身,都已成为“广东制造”的新名片。接下来,广东还将在3年内投入75亿元技改资金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广东一大批骨干企业已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腾讯、华为等响当当的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表现出了强劲的创新能力,它们将成为广东科技型企业走向世界的闪亮“代言人”。

  抓准经济新常态的“双中高”特征,只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让广东转型发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级。插上了创新的翅膀,广东将继续领跑全国,加速向“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总目标前进。

分享: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