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舒圣祥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9日
中央巡视组公布了对部分央企专项巡视反馈清单,一些国企蛀虫正利用职权吃里扒外、损公肥私,蚕食国有资产:华电集团存在违规支付并购款、违规向民营企业让利等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中国海运一些领导人员以较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将运输业务交由自己或亲友的公司经营,损公肥私……一些国企内外勾结围猎国有资产已经到了明火执仗的地步。(2月8日新华网)
新华社用了“明火执仗”来形容当下部分国企腐败之甚,显然,上述案件并非个别企业的个别现象。在中央巡视组反馈的情况中,利益输送一词反复出现,靠山吃山、靠船吃船、靠油吃油问题严重、花样百出。这些国企高管一方面拿着令人艳羡的高薪,一方面却又通过各种途径明火执仗地鲸吞国资,这不仅反证了所谓“高薪养廉”是个伪命题,更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亦官亦商的国企高管制度的监管问题。
利益被输送,国资被围猎,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这些国企不差钱,有东西被输送、被围猎。众所周知,这些年来,国企上缴红利比例较低,国企分红非但未能尽数纳入公共财政,反而经常要从公共财政拿钱补贴国企。因为国企需要上缴的红利极少,可以被内部围猎的资源很多,在冰棍融化的过程中,自然会隐藏很多见不得光的东西:以“万元公积金”等方式私分,以奢侈浪费等方式挥霍,以利益输送等方式内外勾结损公肥私……
任何出资人、任何股东,都需要回报,这是常识。理当属于“全民股东”的东西,一些高管们却通过各种办法自己给私分了,眼看着这些钱被鲸吞、被围猎。蛀虫腐败之甚,是国有财富反哺不力的表现之一,也是一个最糟糕的结果。
让国企吐出更多红利惠及全民,这不仅是要回答“国企究竟是谁的国企”,同时也是要切入国企反腐的议题——就像“适当献血有益健康”的无偿献血宣传,让国企适当吐出红利显然也更有利于国企健康发展。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