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李予阳:央企整合重组有助“走出去”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2月05日

  备受关注的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合并一事日前已获批准。这是继南北车合并之后,央企间的又一次重大重组。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加快,有关分类改革方案即将落地,央企整合重组或将迎来新的高潮。对央企来说,整合无疑将会加快其“走出去”的步伐,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一些同行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项目竞争中互相压价,甚至不惜牺牲利润,把精力大多放在了如何成功拿下项目上,这显然不利于技术进步。同时,激烈竞争后造成的价格过低也容易影响项目质量并滋生腐败问题。从这个角度讲,同行业企业优化组合,有助于减少内耗,避免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集中力量提升技术水平。此次核电行业的整合,就有助于在核电业中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与中核、中广核形成三足鼎立之势,更好地展开竞争,并有望加速新一代核电技术走向成熟,推动国产第三代核电技术“走出去”。

  央企中的优势产业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不仅有利于稳增长,推动产业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同时还可以带动中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一并“走出去”,进而打造中国品牌。作为中国高端装备中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高铁、核电已经具备产品、技术和合规标准“走出去”的实力,且内在动力十足。由于国内市场容量有限,2008年以后,以前主要聚焦国内市场的南北车都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而经过30多年“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中国核电产业已经进入“出海”的新阶段,行业整合将有助于中国核电在国际市场实现新突破。

  当然,优势产业“走出去”是要服务于国家战略的,是要推动“一带一路”、周边国家互联互通、非洲“三网一化”等战略规划的落地,促进相关国家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同时,优势产业“走出去”还需探索创新模式,尤其是加大“联合出海”的力度。具体来说,同行业企业在市场化运作、利益共享基础上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新模式,有助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产业联盟,打造商产融一体化综合性跨国经营平台,由单一企业“走出去”向多企业、多产业联合经营发展转变。

  目前,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能力整体不高,防范风险能力不足,海外营销网络的市场覆盖力和影响力偏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教训。下一步,中国企业尤其是央企应进一步通过改革增强作为独立市场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探索国际化经营规律,加大国际合作力度,让企业能够走得出、走得稳、走得好。(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李予阳)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