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韩 霁:DMTO“一朝惊人” 以“长线”心态对待创新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21日

  今年的科技奖励大会将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了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DMTO)。这项以“煤代油”为指向的关键技术,打通了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中间通道,以远胜于国际竞争对手的优势,为中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带来了“扬长避短”的机会。然而,就是这样一项被评价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替代技术”,即使在其获奖后,依然被问到“油价这么低了,成果的意义何在?”

  事实上,在其长达30年、历经四代人的“马拉松式”创新中,每当油价出现波动,项目研发就会出现变数,而且数次险些“死在路上”——油价下跌,“油荒”缓解,其重要性就被严重矮化,关注度被市场边缘化,进而难以获得资金支持,研发陷入低潮;油价大涨,石油危机,则其紧缺性凸显,项目立刻受到市场追捧,研究工作反而顺利。一个旨在破解我国能源结构困局的战略性项目,竟然被尴尬地置于油价的对立面,不得不看市场的“脸色”行事。

  以市场为导向,是技术创新的铁律。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敏感发现市场需求,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是尊重创新规律的体现。然而,市场瞬息万变,技术研发却需要持之以恒。尤其是重大科技的创新,需要的是前瞻的眼光、长期的布局、不间断的投入、持续的研究,才能像DMTO那样“十年苦修,一朝惊人”。对那些抢占制高点的技术而言,每一次延缓、迟疑、中断都有可能前功尽弃。市场的善变和创新的周期看似出现了矛盾。

  那么,是市场导向“失灵”了吗?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看待市场?毋庸置疑,对于应用技术而言,市场是检验其价值的标准和手段。但是技术在创新过程中,尚未进入市场,其价值不一定会完全被市场认同,这种风险本身也是创新的特征。

  以市场为导向,不等同于跟随市场的风吹草动随时“变脸”。相反,过分的“功利主义”是创新的大敌。事实证明,许多有价值的创新就是被这种追求立竿见影效益的短视行为断送的。

  以市场为导向,是对大规律的把握,对大趋势的判断。对于看准的方向、认定的趋势,不能变,不能乱,不能断。尤其对事关重大国家需求的技术,更需要超前的视角、战略的思维,既要关注市场,还要高于市场,先于市场。

  对创新,我们需要的是做“长线”的心态,而不是炒“波段”的手法。(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 霁)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