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西都市报 作者:新华社记者陈炜伟赵超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8日
国家发改委近日会同有关部门放开了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这是继续施行简政放权、加快推进价格改革的具体举措。价格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兼顾“该放的放到位”和“该管的能管住”,才能保障公众正当利益不受损害。
此次国家放开的24项商品和服务价格,包括部分民航客运价格、非保障性住房物业服务、住宅小区停车服务等。其中相当一部分与公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社会为价格放开积极肯定的同时,同样关注价格放开之后能否保障市场平稳运行,会不会发生价格波动,进而损害公众利益。
长期以来,价格领域之所以成为推进改革难啃的“硬骨头”,是因为有些部门不愿放弃价格管制带来的利益。推进价格改革,让市场在更大范围决定价格,实质是政府职能的转变,就是要解决部分政府部门“对管制迷恋、对监管迷茫”的弊病。“壮士断腕”放开价格的同时,相关部门还须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特别是对于公众议价能力较弱的领域,要切实维护好市场秩序和公众利益,做到“放”“管”并重。
价格改革,不可一放了之,关键是要做到统筹配套。一方面,要加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掌握商品和服务市场价格动态,发现价格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防范价格异动。另一方面,要加大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市场价格行为规则和监管办法,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价格秩序。
此次价格放开是价格改革迈出的重要步伐,但绝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未来,还会有市场发育成熟的、可以让市场决定的价格将被放开。人们期待,价格放开和市场监管能够并驾齐驱,为公众和市场主体带来长远的福祉。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