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认真学习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最大感受就是,调整机构就是要'好字当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行长黄良波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作为西南边陲地区的央行行长,黄良波总结道,地方央行开展工作一定要围绕地方经济特征,从实际出发,多做实事,把事情做实。就广西而言,由于其边贸在加强东盟联系中的特殊作用,话题自然从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谈起。
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进程
2008年1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提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首批试点在上海、广州、深圳、珠海、东莞5个城市进行,试点企业为365家。到了今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二批试点城市有望近期获批。广西等省区正在积极申报进入下一批试点地区,有待国务院批准。
黄良波指出,因为涉及好几个部委,所以第二批试点城市还处于未开启状态,同时也因为第一批试点过程中,或多或少反映出一些问题。目前,第二批正在推进,各省的积极性比较高。
地方为什么有如此高的积极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于各方又有哪些重要的作用?黄良波告诉记者,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着相当重大的意义。
首先,企业可以规避汇率风险,节约成本。近段时间,可自由兑换货币的汇率非常不稳定,美元兑欧元原来贬值比较多,最近又升值比较多。如果用人民币兑英镑的话,换1万英镑比3个月前少花8000多块钱的人民币,对于换汇数额巨大的企业来说,那么省下的就自然也是个大数目。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刚开始更多实用的领域是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大部分东盟国家的货币是不可自由兑换货币,在这个区域内试点,成效更容易显现一些,比如广西,越南盾忽上忽下。黄良波透露,用人民币结算能为企业锁定换汇成本,规避汇率风险。
同时,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可以促进贸易的便利化,不用再兑换成其他可自由兑换货币结算了。比如就广西和越南贸易来说,占全国对越贸易比例比较大,每年增长速度比较快。现在边境贸易中, 90%都用人民币结算。由于人民币比较稳定,加上东盟国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比较快,美元储备不足,使得东盟企业对人民币比较感兴趣,有些国家甚至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由此可见,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有助贸易的便利化和贸易额的扩大。
还有一点,黄良波补充,从长远来讲,有利于投资的便利化。中国对东盟,尤其是中国的投资到国外,还有一些经济援助,可以有一部分人民币,包括修公路等基建,一部分用人民币结算,回过头来就可以直接用人民币买中国的钢材、农用机械等,间接促进了中国贸易的出口。
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进进程来看,第一批开始做了,有些经验教训,黄良波指出,反映出一些问题是“不匹配”所造成的,试点范围较窄,在境内只包含5个城市,境外只是局限于港澳地区和东南亚等地区,同时,由于当时选择的都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其中有的企业并不见得有人民币结算的欲望,部分企业已经习惯原来的方式结算,这些大公司已经形成一套国际自由兑换货币的程序,而那些有需要的企业又没有进入试点的范围。对此,黄良波表示,第二批上可能会有所改进,目前广西的企业也正在积极地申报。
两会期间,黄良波力促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二批试点能够尽快启动,对于广西来说,今年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的第一年,有90%以上是互免关税,尤其是农产品。广西是个农业大省,糖产量第一,香蕉产量第二,在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广西的农产品可能会受到冲击,包括水果有可能被越南、泰国冲击。如果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话,更能突出广西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梁作用。抓紧做扩大区域试点的扩容工作,对于目前这种情况更具有现实的意义。
黄良波告诉记者,此次两会提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加快进程的目的,就希望促进这个事情的发展。目前体制下,对于这项工作的推进速度并不快。黄良波认为,因为市场有需求,所以应该赶紧把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做大。
结构调整即“好字当头”
对于今年两会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黄良波表示自己认真学习后,感觉未来开展工作的思路已经明确,即“好字当头”,好字当头就是调整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就是要使经济效益和质量更好,这样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黄良波表示,去年,如果说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是宽松的话,今年货币政策的重点在适度上;去年,为保经济增长,更多的考虑是“快”,大的经济危机中,大家都希望走出来,大量靠投资拉动,而今年则偏重“好”。快的过程中,有些重复建设可能冒头,产能过剩可能更加突出,今年则要调结构,注意增长的质量和效果。
去年是新世纪 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黄良波分析,中国去年把GDP增长的预期目标定为8%,结果增长了8.7%。今年发展环境有可能好于去年,为什么我们还把目标定为增长8%?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要求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转型上,放在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不要盲目追求速度,互相攀比。
他说,在经济好转的大形势下,适时调整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压缩产能过剩,对新上马工程进行有效监管和控制,已是当务之急。只要我们进一步转变发展观,转变政绩观,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完全有能力在完成“保八”任务的同时,做到“好字当头”。
广西本身是投资拉动型经济,对外依存度不高,受金融危机冲击程度不明显,有些影响是间接的,所以广西去年的经济增长为13.9%。同时,广西是经济后发展地区,目前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加上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包括2008年初《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2009年又有《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兴边富民等政策出台,导致广西2009年开工项目比较多。因此对于系统性风险,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比较重视。
黄良波告诉记者,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作为派出机构,职责就是要围绕国家的经济形势和总行的工作任务转,主要在政策的传导、监测、执行、反馈等方面做好工作。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以及分析、促进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的对接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比如说最近比较关注的政府融资平台的问题,也是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着重把控的方面。
对于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黄良波表示,为了促发展,贷款要增长,但是地方搞了很多投资公司,从银行贷款,再去投资。政府平台如果负债太大了,风险就很大。英国、日本、美国政府债务都很大,所以大众更加关注地方政府的债务。
促地方经济 创多元化融资平台
金融支持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保证,而企业“走出去”的首要金融需求是融资服务。黄良波表示,要充分利用多区域合作尤其是与东盟合作的优势,积极打造与东盟的区域金融合作平台,有效增强对西部地区企业“走出去”的金融支持力度。
连续几年,自治区政府将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评为“扶持县域科学发展先进单位”,黄良波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及时做好地方经济金融形势的前瞻性预测、分析,同时采取窗口指导和金融专报等形式与地方政府进行交流,定期把一些经济金融情况做成简报,给相关经济口的部门领导参阅,并将一些内容向有决策权力的领导上报,及时提醒他们注意相关问题。”
另外,人民银行在如何创造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为金融机构提供快捷、便利的支付结算、征信等金融服务方面也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包括推动地方政府的官员增强金融理念,去年我们给广西市县区分管金融工作的领导办了一个班,请人民银行总行行领导、广西一行三局有关人员授课,还邀请了银行间市场的专家讲课,增强地方相关部门领导对当地金融形势的了解。”黄良波指出。
目前广西间接融资持续增加,国家也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人民银行派出机构,还要加强金融市场政策宣传和创新产品推广,引导地方政府以及企业转变观念。黄良波表示,很多企业不喜欢直接融资,嫌麻烦,需要规范企业的法人治理,财务信息要定期披露,要花一定的成本。在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的不懈努力下,部分企业逐渐利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进行融资,上创业板,学会到银行间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筹集低成本资金85.5亿元,西部地方的企业不像东部地区的企业有较强的金融意识,需要不断地传导相关的金融市场创新产品,正确引导市场需求,提高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参与度。
黄良波告诉记者,目前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正在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引导、指导企业灵活运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各种融资工具筹集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广西消费水平一般,城镇化率低,民间资金不活跃,很多资金来自于市场和银行,因此就必须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让经济管理人员、企业主,增强统筹谋划筹集发展资金的意识、能力。
另外,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也正在努力搭建政、银、企协调交流的服务平台,做好金融机构与企业的对接,使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更好地支持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也是人民银行的重点工作。目前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正在积极推动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黄良波表示,原来林权是集体所有的,难以获得银行贷款的支持,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户林权证后,现在可以用林权证到银行去抵押获得贷款,这也是南宁中心支行正在大力推动的业务工作。
另外,针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也给予了一定的再贷款支持,截至2010年2月末,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结存的各项再贷款余额为61.81亿元,在一定程度上扶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和村镇银行,加大对“三农”、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黄良波表示,“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与广西地方政府关系很融洽,今年就有7个政府部门给我们发感谢信。我们是财政的出纳,财税库银4家联网,在家里就可以交税,给整个税务系统节约了很多成本。”
同时,南宁中心支行也保持着与“银证保”非常畅通的交流,目前广西金融环境比较和谐,这和南宁中心支行的尽心服务是密不可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