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马蔚华:贷款今年优先发放中小企业

来源:新快报    作者:区君君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9日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佛山中小企业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尽管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来缓解这次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迈入2010年,新的融资难题日渐浮现。

  本期,记者连线到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希望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谈现状:小企业信贷机构经营良好

  金融危机的突如其来,从某种意义上却促使了我们探索破解小企业融资难的新模式。以金融行业为例,政府鼓励开发适合创业企业的贷款产品与服务,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和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同时,选择部分小企业创业基地,开展授信试点,并推动扩大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试点,使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得到真正落实。

  此外,银监会也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和扶持商业银行成立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自招商银行2008年中成立首家小企业信贷中心以来,目前佛山已有多家商业银行成立了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经营状况普遍良好。

  谈忧虑:融资遭遇操作瓶颈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各级政府和监管机构对于支持小企业发展、促进金融机构小企业信贷业务做出了诸多努力,但现阶段仍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政策层面缺乏有效安排、执行层面力度不够等问题,如由政府直接参与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以及统一征信平台尚有待完善、针对小企业或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的财税优惠支持相对薄弱、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遇到操作瓶颈等等。

  “早在2008年12月,我行即与佛山市政府签署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合作协议。按照协议,从2009年起3年内将向佛山优质中小企业提供100亿元授信。我们承诺,2010年贷款优先放给中小企业!”马蔚华说。但他同时补充说,单凭个别银行的力量是远远填补不了中小企业“融资巨洞”的,需要整个佛山金融系统的集体出力。

  谈建议:融资风险须共担

  问题:小企业相较于大型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不对称、报表失真、抗风险能力弱等缺陷,导致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必然面临较高业务风险。

  破解:政府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机构或再担保机构的设立和引导,对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与银行共同承担中小企业融资风险;二是设立一定的中小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对于金融机构在中小企业融资上的损失,由基金进行一定比例的风险补偿。

  “社会征信”做定心丸

  问题: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融资时无法有效获取准确信息的问题,商业银行融资顾虑重重。

  破解:建议引入社会资源和资本,整合税务、工商、海关、水电、社保等信息数据库,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信息平台支持,达到以市场化运作促进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融资的效果,同时也可借此促进社会商业诚信建设;建议国家对商业银行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实行税收减免和不良贷款快速核销,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放贷的信心和动力。

  应收账款凭证化

  问题:应收账款质押是《物权法》所认可的质押方式,但实践中往往由于作为买方的大企业过于强势,不愿配合而导致商业银行难以对应收账款的真实性进行有效核实。

  破解:建议政府在财务制度安排上实行“应收账款凭证化”,即由国家制定具有标准化和唯一性特征的“应付账款”财务凭证,并在条件成熟时建立电子化“应付账款”财务凭证管理平台。中小企业申请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融资时,可以把该“应付账款”财务凭证作为其持有应收账款的依据,商业银行通过查询和核对真实有效的,即可开办应收账款质押融资业务,这一方式可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应收账款融资难题。

  43%中小企业融资难

  近日,由佛山经贸局与佛山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联合推出的《佛山中小企业成长状况调研报告》正式出炉。

  从调查问卷的反馈可以看到,43%的受调查企业在融资问题上选择了“困难”,在融资方面没有困难的企业只占总数的15%。

  在融资途径上,80%的受调查企业是通过自身积累滚动发展;其次是银行贷款,占16%;股权融资仅占1%;与外资结合也只有2%。

  案例回放:微小企业获千万贷款

  南海南通某网络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不到三年,初始注册资本仅有50万元,固定资产二十多万元,年销售额一千多万元,属于微小企业。企业在中标承接了江苏电信的代理销售近亿元的大额订单业务后,急需补充一千多万元流动资金。

  本地小企业信贷中心在了解到该企业有融资需求后,通过客户经理、风险经理的调查,全面分析了企业的经营模式、订单情况和经营能力,为企业量身定做了“订单贷”贸易链融资产品,并在两天内就批准贷款1000万元,配合首笔定单已贷款划账300万元,第一时间把资金送到了客户手中。这笔业务突破了当地乃至国内银行业传统的融资模式,在当前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情况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分享:

来源:新快报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