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高层声音 >> 正文内容

朱民任IMF总裁特别顾问 下一站副总裁

来源:稿件声明    作者:佚名    发布时间:2010年02月26日

  中国寻求在国际金融舞台上更多话语权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

  2月2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下简称IMF)总裁卡恩任命中国央行副行长朱民为总裁特别顾问。这意味着,朱民成为继林毅夫2008年担任世行首席经济学家之后,第二位在重要国际金融机构管理团队中任要职的中国人。

  此前市场曾盛传朱民将出任IMF副总裁。据了解,总裁特别顾问是一个职能较广泛的职位,主要负责处理一般政策和内部管理事务。

  分析人士称,总裁特别顾问可能是个暂设职务,不排除朱民日后出任副总裁的可能。

  直接对IMF总裁负责

  央行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朱民的当选与其曾在世界银行任职5年的履历有重要关联。在1990年至1996年,朱民仍在世界银行担当顾问,具有丰富的国际金融工作经验。知情人士表示,世行与IMF有“一街之隔”的“姐妹组织”之称,朱民在世行的工作经历,使得其对IMF机构的工作流程、方式及规则相当熟悉。

  据官方媒体报道,相比于副总裁而言,总裁特别顾问是一个职能较广泛的职位,主要负责处理一般政策和内部管理事务。

  对于此次任命,朱民感谢基金组织的邀请。他表示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新兴经济和亚洲经验融入基金组织,和IMF同事一起共同推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金融稳定。

  与朱民在世行任职同一时期,张之骧在任中国驻IMF执行董事。25日,就朱民获任IMF总裁特别顾问之事,前中国驻IMF执行董事张之骧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详解。

  他表示,总裁特别顾问虽然不是常设职务,但设立这一临时职位是当下IMF吸纳发展中国家高级专业人士加盟、并在管理层担当职务的唯一选择。张之骧回忆,上世纪90年代,曾有一位经济学家也作为总裁特别顾问予以任命,之后晋升为了IMF副总裁。

  张之骧告诉记者,朱民将是IMF总裁的唯一一位特别顾问,由于其担当的是非常设机构的领导,因此将全面参与IMF今后的工作。其职位低于总裁和三位副总裁,但直接对总裁负责。

  IMF发布的新闻简报称,朱民将于5月3日履新。

  下一站是IMF副总裁?

  “朱民将为IMF带来丰富的政府和金融部门经验,我期待着他的到来”,对于任命朱民一事,卡恩说。“作为特别顾问,他将与我和我的管理团队一道,共同应对全体成员国今后面临的挑战,以及更广泛地加强基金组织对亚洲和新兴市场的认识。”

  目前IMF管理团队由四人组成,总裁由法国人卡恩担任,来自美国的约翰·利普斯基任第一副总裁,来自日本的加藤隆俊任副总裁,来自巴西的穆里洛·波图加尔任副总裁。

  此前,朱民从中总行调任央行时,有传言称其将担任IMF副总裁一职。但IMF管理团队现有的架构中,有一位来自亚洲的日籍副总裁,且还有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副总裁。

  一位接近IMF的人士推测,总裁特别顾问可能是个暂设的职位,最终朱民将有可能选为副总裁。

  据了解,现任总裁卡恩于2007年11月开始任职,日本人加藤隆俊于2004年2月任副总裁,美国人利普斯基于2006年9月成为第一副总裁,而巴西人波图加尔则于2006年12月成为副总裁。

  清华大学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表示,IMF确实希望增加一名来自中国的副总裁,朱民此次未能担任副总裁职务,其阻力可能来自于发达国家希望继续增加对IMF的控制权。

  或先推进全球新金融模式

  朱民自去年升任央行副央行之后,在多个国际金融论坛发表了新颖的观点。就在上个月底举办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朱民的出场和观点成为了会场唯一的亮点。甚至有媒体用“朱的表演时间到了”来形容。在发言中,朱民英文极其流利,思路清晰机智,他警告美元震荡不利于全球经济复苏,同时捍卫了人民币稳定的政策。朱民的演讲获得了参会者一致关注,以至于提问阶段的所有3个问题,发问者全部点名提问给了朱民。

  朱民上任后,其关注点在哪里呢?作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民分管国际事务、政策研究和征信工作,25日有知情人士表示,朱民一直是位有国际视野的金融家,熟悉现任美国总统的智囊团队,还有多年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经验,他对建立全球新金融模式非常关注。

  据悉,在央行履新后首次演讲中,朱民曾进行了题为《危机后的全球金融格局十大变化》的演讲,首项观点便是全球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有毒资产仍然很多,他认为全球银行业瘦身不可避免,新的金融理念、新的金融模型会在2010年、2012年期间起重新建立起来。此外,该人士表示,朱民在央行的职位可能会保留。

分享:

来源:稿件声明

责任编辑: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州市普惠金融协会
指导单位:赣州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人民银行赣州市分行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赣州监管分局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州金融网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