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已于10月30日成功启动,近2个月来,所有的人的目光都在不知疲倦地关注着它,关于它的风险与收益,关于它的成败与得失。无论如何,作为一个资本市场上的新兴事物,创业板的确有资格获得大家关注的目光,因为在中国,我们对它一无所知。每一步都是一个探索,每一个决策都是一种考验。
对此,专家学者们持有怎样看法,他们是否看好中国创业板的成长之路,目前的上市与交易制度能否保驾护航,带着这些问题,凤凰网财经连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王松奇 ,他表示,中国的创业板监管层把关很严格,基本上不会出现像香港那样的情况。
创业板的成功不在于是否爆炒
“创业板的成败不在于是否爆炒,发行价、上市公司的业绩和给投资者带来的利益才是成功的关键,爆炒的风险还是存在的,但监管层多次强调要严格监管和风险教育,希望上市挂牌更平稳一些,可见监管层用心良苦。”王松齐认为,创业板要健康发展,必须要在投资者、监管层、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四个方面严格把关,防止违规行为的出现。
他说,监管层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风险,甚至在首日交易规定了许多限制性条件,就是希望投资者从风险角度更理性地投机,而不是非理性的,非理性的投机只会向赌博靠拢。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平稳过渡就是目前最好的机会,而将来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还需要深交所在制度上不断予以完善。
内地创业板不会重蹈香港覆辙
从全球角度看,创业板发展的教训远多于经验,从中国自身发展来讲,创业板的高市盈率与高发行价又为其增添了一丝“危险”。针对28家公司普遍存在的超募现象,王松齐认为内地28家企业非常优秀。他说,从全球来看,创业板发展的教训要远远多于经验,把关不好会出现市场冷清和破产退市,这样投资者蒙受的损失就会比较惨重,譬如香港创业板,“在内地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28家企业是从1000余家企业中精挑细选的,这些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会很好。”王松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