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财经评论 >> 正文内容

张田勘:用监管堵住“神医”生存空间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张田勘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10日

  “神医”胡万林庭审刚刚结束,另一位“大师”又现身江湖。据报道,所谓的“神医”常和平自称创立了不吃药、不打针的“特医体系”和“意念疗法”,治愈了上万名患者。据有关调查部门统计,仅2012下半年,常和平在四川等地通过开办培训班敛财就达60余万元。

  常和平、胡万林一类的“神医”层出不穷,蒙骗许多本已陷入绝境的患者和亲属,有两类因素不可忽视。一是有没有相信“神医”的社会心理基础,二是对社会和人民群众负有责任的医疗监管体系是否发挥了作用。“神医”们往往抓住病患者和家属病急求医甚至“病急乱投医”的心理,大言不惭地声称,凡是大医院治不了的病他们都能治,实际上是以谎言来诓骗患者及其家属。此时的病患者内心非常脆弱,最容易投入“神医”的怀抱。“神医”们在骗取病患者的钱财后,接踵而来的往往就是更为恶劣的后果,甚至让病人的病情恶化。

  病急乱投医。在病人和家属乱了方寸时,最需要的是具有监管职能的部门出手来制止“神医”们的谋财害命,将危害缩小或杜绝。此时,监管部门只要采取行动,无论是根据医疗专业部门的规定,还是依据工商管理部门的要求,都会将骗子打回原形。

  当法治和理性的“照妖镜”祭出,骗子也会原形毕露。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丰台区公安局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常和平非法行医一事展开执法检查,“神医”常和平马上现了原形,并将受到法律的惩处。可见,只要加强监管,“神医”就没有存在的空间,患者和公众的利益也将得到有力保护。(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张田勘)

分享: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谢欢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专题推荐

为加强对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的监督管理,促进网络借贷行业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中国银监会、工业…[详情]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本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征稿启事 | 评论须知 | 站点地图 | 会员登录
主办:赣金共赢(赣州)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9-2012 www.gzjr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赣金资讯 版权所有.
请使用IE6.0以上版本或将浏览器设置为兼容模式浏览本网站
赣ICP备18016875号-1 赣公网安备36070202000326号 技术支持:红浩网络